[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我们齐聚太湖之滨,举办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聚焦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探讨展望新时代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模型。这是我市继今年9月成功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后,积极搭建和打造的又一个智慧发展平台。此次大会由江苏省司法厅、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法制日报社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专家论坛、成果展示、经验分享、思想碰撞,推动法律服务更好地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着力形成“智慧法务”发展新格局。  [09:03]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大会的领导和嘉宾:  [09:04]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少文、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邵炳芳、法制日报社副社长周秉键。  [09:06]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江苏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姜金兵、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春兰、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金登尚。  [09:07]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应邀莅临今天大会的还有上海、黑龙江、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等省市司法行政部门的有关同志,江苏省律师协会,以及长春、哈尔滨、济南、郑州、长沙、西安、柳州、日照等市司法局的有关同志;江苏省司法厅班子成员,江苏省各市县区司法局主要负责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大讯飞、法尔胜集团、擎天科技、擎盾科技、法信公证云、无讼法务、北京君合律所、律新社、律兜平台等全国著名高校、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的专家。欢迎你们!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让我们首先有请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致辞。  [09:07]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 李小敏]: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共同“感知”法律服务走进“智慧”新时代。在此,我代表无锡市委、市政府,对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积极推动会议举办的国家司法部、省司法厅和法制日报社,对关心支持无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09:09]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 李小敏]:无锡,是中国吴文化、民族工商业、乡镇企业的发祥地,是一座有经济实力、有文化底蕴、有优美环境、有富裕生活、有文明素养的城市,素有“太湖明珠、鱼米之乡”“至德之邦、工商福地”的美誉。近年来,无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今年GDP总量将超过万亿元,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企业数量、上市公司总数等均位居全省第一,被评为内地最宜居城市,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创建成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群。在此过程中,我们坚持把依法治市摆在重要位置,在国家司法部、省司法厅的指导帮助下,深入推进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援助、行业协会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群众利益打下了坚实基础,公众安全感和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均位居全省第一,呈现出法治与发展互为保障、互为促进的良好态势。  [09:10]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 李小敏]:当前,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蓬勃兴起,特别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既催生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也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当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法律服务相“ ”,就让法律服务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这方面,省司法厅已经作出了积极探索,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成了12348江苏法网2.0智慧版,具备了较强的智慧问答、智慧引导、智慧服务、智慧检测、智慧推送、智慧评价、智慧管理等功能。无锡作为全国物联网发展的高地,在推进“智慧法务”上也迈出了先行先试的步伐,推出了“智慧普法”和“智慧小司”机器人等“黑科技”法律服务产品,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智能问答”“法律服务智能导航”“案例资料智能推送”“法律风险智能检测”等务实管用有效的援助服务,有效填补了传统法律服务的盲区和空白,有效化解了法律服务力量不足、资源不均、信息不畅等矛盾和问题,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务的精准性、即时性、互动性和持续性,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沐浴到法治阳光,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09:11]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 李小敏]:此次大会以“法律服务走进‘智慧’新时代”为主题,旨在厘清法律服务发展脉络,探讨展望新时代“智慧法务”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模式;旨在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的研究成果,探求解决法律服务“智慧进化”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旨在更大范围推广“智慧法务”品牌,探索促进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我们深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必将凝聚起各界推动“智慧法务”的广泛共识,必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全面渗透、综合集成和深度融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有更多的获得感。  [09:11]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 李小敏]: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了新部署。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离不开法律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我们将以此大会为契机,认真吸收各位领导和业界精英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加快无锡的“智慧法务”建设,不断创新完善法律服务方式方法,努力让法律服务更“智慧”,让法治社会更“智能”。真诚期待大家对无锡的法治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帮助我们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09:12]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 李小敏]:最后,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进步、万事如意!祝大家新年快乐!  [09:12]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感谢李书记的致辞。下面,有请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致辞。  [09:13]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柳玉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太湖明珠”——无锡,共同参加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就“法律服务走进智慧新时代”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在此,我谨代表江苏省司法厅,对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江苏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09:14]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柳玉祥]: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呈现出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蓬勃态势。我们积极顺应这一发展态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坚持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出发,着力解决司法行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法律服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入融合,努力打造司法行政“智慧法务”。主要思路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司法行政服务资源,构建新型法律服务供给模式,打造以“智慧决策”“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组织结构”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法律服务新格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对司法行政而言,建设“智慧法务”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既有技术应用的革新,也有服务理念、工作机制的变革,是打造人民满意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路径。  [09:15]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柳玉祥]:“智慧法务”开启了司法行政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时代。我们在12348网站1.0版的基础上,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特别是适应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形势,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空间地理等新技术,开发了包括网站、微信和移动APP三大载体的12348江苏法网2.0智慧版。探索开发了“智慧小司”机器人、公共法律服务地图、调解小助手等司法行政新的服务技术产品,向全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智能问答”“法律服务智能导航”“案例资料智能推送”等更加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智慧小司”机器人对于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能够第一时间给出参考案例,帮助解决法律疑难问题,实现智慧问答、智慧引导。  [09:16]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柳玉祥]:“智慧法务”构建了司法行政工作运行的新机制。长期以来,司法行政条线化、碎片化问题突出,体现在服务上是力量分散,整体效能不足。“智慧法务”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以技术促进信息共享,以协同实现流程再造,打破了上下级、不同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了管理一体运作、服务一体联动的运行机制。依托大数据合理细分、准确感知群众需求,运用人工智能精确研判、超前预警社会风险,形成了反应灵敏、准确高效的研判机制;以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络延伸服务触角,将群众急需的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题,“智慧法务”打造了智能、共享、开放、便捷、一站化的服务新模式,放大了司法行政服务群众的工作质效。  [09:17]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柳玉祥]:“智慧法务”彰显了人民满意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建设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是我们推进“智慧法务”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开放共治、多元参与,通过对接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打造了由省内外40000余名互联网律师组成的律师资源池,推动律师服务在线匹配、全网共享、即时评价,为基层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智能服务。可以说,“智慧法务”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打造人民满意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总目标引领下,深化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理念创新的重要成果,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在司法行政系统的具体实践。  [09:18]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柳玉祥]:江苏司法行政“智慧法务”虽然作出了一些探索,但与兄弟省市、与其他部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以信息化、智能化破解司法行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这次,各位领导,法律服务、互联网领域的专家,以及司法行政系统的同志们汇聚无锡,共商“智慧法务”这一时代命题,将进一步帮助我们拓宽“智慧法务”建设的思路,推动司法行政“智慧法务”加快发展、形成特色。全省司法行政机关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加强交流、博采众长,不断提升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为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增添活力和后劲。  [09:19]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柳玉祥]:各位来宾,同志们,江苏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我们衷心希望和热忱欢迎各位领导、社会各届人士继续关注关心江苏司法行政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19]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感谢柳厅长的致辞。下面有请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邵炳芳致辞。  [09:20]

[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邵炳芳]:尊敬的张苏军副会长、李小敏书记、柳玉祥厅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工商名城无锡,迎来了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的开幕,我代表法制日报社,对莅临这次会议的法学专家、来自全国部分省(市、区)司法厅局的参会领导、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和科技人员,以及参会报道的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江苏省、无锡市媒体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对精心筹备此次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由衷感谢!  [09:22]

[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邵炳芳]: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司法部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统筹推进法律服务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新部署。十九大报告要求“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些新思想和新部署,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体现公平正义价值的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基本遵循。  [09:23]

[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邵炳芳]:随着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通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融入公共法律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平台,享受到“一站式”高效、便捷、透明、专业的法律服务,既充分整合了各项法律服务资源、力量,有效解决了精准化、专业化和法律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强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公平正义和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加强了法治思维和法律知识的传播。  [09:23]

[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邵炳芳]:江苏是最早提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省份,也是较早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设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的省份,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法制日报》多年来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持续、重点的报道。无锡市作为全国物联网发展高地,先行先试推进“智慧法务”建设,推出了“律兜”在线法律服务平台、“互联网律师事务所”、“智慧普法”机器人等产品。今天,在会场外展示的司法行政部门和科技企业联合开发研制的这些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充分感受到了“智慧法务”所带来的全新体验,人民群众通过这些新平台、新技术、新媒介,解决了遇事找法难、找律师难等突出问题,司法行政工作也通过推进“智慧法务”,解决了司法行政改革中大量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今天,我们齐聚这里,以“法律服务走进智慧新时代”为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具备了重要的时代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江苏省、无锡市,对十九大新思想新部署和司法部的新部署新要求的全面落实,让人倍感振奋。  [09:25]

[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邵炳芳]:《法制日报》作为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是中央主要法治新闻媒体,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背景下,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就在前不久,我们还在北京主办了首届全国政法信息技术装备展,得到了全国政法界的高度关注。我们将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专家资源、科技资源优势,多搭建各种研究法治理念,交流法治经验,弘扬法治精神的平台,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  [09:26]

[法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邵炳芳]: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福各位领导、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09:26]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感谢邵社长的致辞。下面有请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少文致辞。  [09:27]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由江苏省司法厅、无锡市人民政府、法制日报社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司法部,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09:28]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有人说“信息技术主导未来走势”、也有人说“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一时代最具变革性的力量”。技术发展不断地拓展着人们的想象空间,也使社会生产方式、人们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主动或被动的发生着深刻变革。各行各业、社会各个层面,概莫能外,都不得不面对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法律服务行业更是如此。  [09:28]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于法律服务而言,不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服务方式等方面,人民群众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是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需要直面的新课题。本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可谓恰逢其时,意义特殊。  [09:29]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面对新的形势,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领域,体现公平正义价值的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共享全面依法治国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司法部新一任部党组明确提出要以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引擎,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  [09:29]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今年以来,制定出台了《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总体思路是,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平台建设功能定位,统筹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着力打造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总体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式、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  [09:29]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制定出台了《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发展规划》、《“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科技创新规划》,出台了二十项信息化技术标准,抓顶层设计、抓部署落实,强力推进执法管理、应急指挥、政务管理、公共法律服务四大平台建设,司法行政信息化成果初步显现。  [09:30]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当前,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互联网 ”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创新实践,“12348中国法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有序推进。  [09:30]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各地也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15个省级法网已经开通。江苏作为司法行政信息化、智能化的先行者,率先提出智慧法务,并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12348江苏法网已经推出了2.0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公共法律服务全新体验,也为中国法网和其他省级法网建设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09:31]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各位来宾,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为司法行政工作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提出更高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将进一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健全完善法律服务网络,提升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更好地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  [09:32]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我们真心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大会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不断加强和改善我们的工作,通过我们的公共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9:32]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各位来宾!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系统通过了图灵测试,有的已经超越人类。人工智能正在超乎想象,锐不可挡地到来。当下的法律服务业正处于专业升级、组织变革和技术爆炸三浪叠加的时代。而“智慧法务”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还要不断运用新技术,提高法律服务能力;我们还要切实推进整合共享,发挥整体效能;我们还要健全完善流程、标准,提升法律服务质量;我们还要持续创新突破,推动法律服务适应新时代、迈上新台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开创“智慧法务”的美好未来。  [09:33]

[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少文]: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33]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感谢刘主任的致辞。最后,有请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致辞。  [09:34]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张苏军]: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相聚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围绕法律服务走进“智慧”新时代这一主题,交流成果,共谋未来。在此,我代表中国法学会,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09:38]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张苏军]: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智慧社会”与“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并列。可以预计,未来中国将在智慧社会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智慧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社会,也是一个办事更快捷、服务更周到、生活更舒心的社会,这就需要法律服务更加快捷、更为智能、更有效率。通过搭建“智慧法务”新格局,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法律服务的高度融合,探索新型法律服务供给模式,能够破除当前法律服务力量不足、资源分布不均、信息数据不畅等制约因素,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多方参与、供给有效、运行规范、均等普惠、可持续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可以说,发展“智慧法务”,是司法行政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客观需要。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努力使“智慧法务”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更大贡献。这里我提出几点希望,供大家共勉:  [09:41]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张苏军]:一要更加主动拥抱“大数据”。现代科技应用迈出一小步,可以推动司法文明和法律服务前进一大步。我们应当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更加积极顺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时代要求,把现代科技伟力和法律服务人员创造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科技理性和服务理性融合效应,努力开创科技和人力深度融合的“智慧法务”运行新模式,推动法律服务供给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延伸。  [09:41]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张苏军]:二要做优“智慧法务”平台。当前,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法律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紧紧围绕大数据时代政府“智慧治理”要求,积极构建以智慧决策、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为重点的“智慧法务”运行新机制,形成法律服务全覆盖和跨部门协作的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供给对接、普惠共享的法律服务网上平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自下而上、需求主导的服务模式转变。  [09:41]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张苏军]:三要聚英才而用之。建设“智慧法务”,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有丰富全面的大数据支撑,更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人才队伍。要整合壮大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力量和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力量,通过政策引导、业务培训,培育一批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通晓信息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智慧法务”建设注入新活力、提供源动力。在此,我也衷心地希望全国各地英才都能够为“智慧法务”多做贡献,让法治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09:42]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张苏军]:女士们,先生们!“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今天我们看到了“智慧法务”蓬勃发展的态势,也要为推动“智慧法务”的不断优化而努力。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跟时代、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共同推动“智慧法务”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  [09:43]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张苏军]: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43]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感谢张会长的致辞。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之一,无锡是全国首个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是中国乃至世界物联网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良好的物联网产业格局,先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推进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带动了“智慧”产业的喷薄而出,促进了“智慧法务”的应势而生。  [09:44]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刚才,各位领导的致辞为我们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打造“智慧法务”发展平台,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各方主动担当、精诚合作的共同努力下,“智慧法务”一定会开启一个全新时代,法治成果一定会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普惠全体人民。  [09:44]

[主持人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 谢晓军]:接下来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嘉宾主题演讲、发布有关成果,请无锡电视台主持人李佳主持。有请李佳。  [09:45]

[主持人 李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可谓是群英荟萃、嘉宾云集,我们请来司法行政一线进行智慧法务探索和实践的领导和嘉宾,还有幸邀请到了国内外知名的法学界和互联网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我们作精采的主题演讲。首先,为我们进行主题演讲的嘉宾是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先生,他为我们带来的是司法信息化现状与未来的探讨,掌声有请。  [11:10]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尊敬的张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各位来宾,我今天带来的主题是非常离题,和在座的各位所从事的工作比较遥远。因为我考察的问题是在于中国的司法尤其是在法院和检察院,我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机会到江苏省、上海市以及贵州省、浙江省进行了司法信息化的考察。这样来看今年2017年是非常有意思的年份,2017年在国际上这家律师事务所叫(BLP),和中国一个律师事务所有合作,它上半年推出了一个叫做“合同的机器人,把这个机器人租赁给律师事务所,或者租赁给另一家律师事务所,这一个人型的机器人,比外面走廊的那个更加模拟人类的外形 。  [11:11]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在2017年8月份Dentons推出了一个法律顾问叫做Ross也是一个人型的机器人,现在还在进一步的开发,但是它主要推出的是进行法律智慧服务,跟我们的主题是有关的。刚刚说的是国际上,现在是在中国的2016年比他们早一年,有一个人型的法律顾问叫做“法小淘”现在已经在用了。2017年7月份由律品网搞了一个没有机器的机器人是进行法律咨询服务的。到8月份人型机器人推出了,在陕西省的法律援助中心,这是一个新举措。  [11:11]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通过刚才说的这些情况来看,2017年对于中国也好,对于外国也好,是在法律领域当中应用机器人“智慧法务”的第一年。因此我们可以称2017是“智慧法务”的元年。今天这个会场是由江苏省司法厅和无锡市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正好在年底赶上2017年“智慧法务”的元年。那么在美国有一家调查机构发现,大家有许多人倾向于认为将来自己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主要的调查对象是律师。我今天向大家汇报主要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目前在法院、检查院这些机器人在做什么。我们虽然没有人型机器人,但是没有人类外形的那个机器人也叫机器人。那他们在做什么呢?第二个和大家汇报的是解决了哪些难点,这些机器人做了哪些事情、解决了哪些问题难点。第三个是如何完善将来可能要注意的哪些问题。  [11:12]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首先机器人在法院系统做了哪些工作呢?我觉得概括一下大概有三个方面,也就是从事以审判为主的司法活动,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老百姓服务,或者讲的范围概念小一点精确一点就是为诉讼当事人服务的。它主要解决了司法公开和便民,这个技术过去我们没有开发出来,没有这个技术的时候老百姓想打官司的话只能到律师事务所咨询,或者请律师事务所派律师出庭代理诉讼。像这样的一种技术出现之后,法院就把它的服务桥搭出去了,就相当于一个桥头堡,把这样的一个技术利用起来以后搭到我们的法律服务市场里面去,这个工作本来是我们司法部门,应该说是司法行政部门干的活。这件事情做的很漂亮,从立案、开庭、变更等一共有12个流程,都可以进行技术上的处理,所以老百姓在诉讼的时候就相当于今天要点外卖一样,在我的手机上就可以得到法院的服务。  [11:12]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那我们司法行政部门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系统呢?大家私底下都有一个议论,我们司法行政部门可能已经跟“智慧法务”的时代有点落伍了,所以新一任的部长赶紧抓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司法公开和便民这件事情是值得司法行政系统来做的,这是为了公开透明、提高服务效率。  [11:13]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第二个方面是为谁服务的呢?这个机器人是为法院的院、庭长服务的,它能使管理做到可视化,这个可视化到什么程度呢?当法院院长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即便身边没有电脑,他也可以用手机直接点击无锡市某一个区的法院哪个庭正在开庭,看无锡市某个法官开的庭是什么内容,看他开庭规不规范,可以通过可视化这样的系统进行了解,对司法管理的一种了解,也就是办案的平台已经从最高延伸到基层,这个做法他们在行内叫做“案管机器人”,实际上是起到案件管理的作用。那如果这个技术在各个省市推出之后,它产生的效果就是扁平化的管理,院庭长现在已经基本不管基本案件了,但是它要考核每个法官的业绩的时候它就通过这个平台,这种平台是可视化的,这个技术我们以前是做不到的。  [11:13]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这个为具体办案的法官、检察官所做的平台,它叫做智能化,这个略微高端一点,对我们在座的这些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专家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学法律的人来讲实在太难了。这个智能化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如果一旦一些案件是同类的,而且它的案件事实证据都很清晰,比如“古剑风诉300首歌曲的著作权”那就拼在一起了,当年受理古剑风案件的那个法院,这个法院300个案件就分300个案件,其实是同类必须是合并的,但是为了计算工作量就变成300个案例,现在合并了就是繁简分流,所以这个繁简分流解决了很多问题。  [11:14]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我们再看它的技术内容智能化第二个方面是类案推送,同类的案件比如说故意伤害案在今年一年当中有多少案件,或者去年一年有多少个案件,我全部推送给今天手里正好办这个案件的法官,让他作为参考。法律智能的查询,会商会议系统,远程专网办案、庭审语言转写,庭审语言转写就是法庭在审理过程当中,无论讲的家乡土话多么土,一定有技术把它转化成普通话,并且变成汉字,就是在几秒钟当中转化。这个技术现在也在应用了。材料文书自动的生成,有时候判决书写起来比较难,有时候判决书写起来是比较容易的,简单的案件是有一些基本的格式和基本的逻辑结构,所以就可以进行判决书自动生成。  [11:14]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接下来再看一下,依靠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首先为什么在中国这么迅猛的发展起来,

它在国际上现在已经请了很多外国法官到我们中国法院考察,外国法官看了都感到有点瞠目结

舌,他们觉得中国太厉害了,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速度非常快,他们觉得跟不上。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快的发展呢?我想有五大动力简单说一下。第一个是老百姓的要求,人民群众有一些新的要求,我们要看到老百姓有一个什么样的需求呢?它想要知道你以前办案的程序当中看不到的东西,能不能让我看到,这个就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权威被打破,过去我们认为法官是权威可以进行暗箱操作,但是今天已经没有权威了。所以后现代的社会带来的是要求全部公开,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这个是民众的要求。  [11:15]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第二个要求管理方面确实在法院、检察院需要加强效率的管理,高效率的管理,这个是管理的要求。第三个是我们的法官和检察官在他的专业性方面也有办案的专业要求,他自己作为职业的法官也是希望能够达到精准,所以专业精准的要求也是需要技术的力量,所以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成是主体的部分。接下来看到在第四个方面,为什么中国司法的智能化、智慧化或者信息化的技术那么快的发展,是跟我们的官方推动有关系。我们通过政治的路线,通过政治的宣传和命令来进行组织动员,所以从1985年开始,我们国家国务院下面就有一个信息办,但是当年的信息办还没有意识到有这么快“智慧法务”这样的技术就已经来临。  [11:15]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法院系统到了2000年的时候也开始重视司法智能化,但是当时仅仅是把它理解成是一种办公桌上的办公设备来对待,也就是在最近这十几年快速发展,这跟政府的推动、高度重视是有关系的。第五个方面是市场,我们的市场在技术市场方面也已经在紧跟国际的前沿。所以这种技术与利润的高度需求,使得我们信息化技术在司法领域快速的推进。这个原因之下我们大概可以概括为前三个是内在的要求,可以说是公开、便利、高效、科学、规范、优质这是我们司法的内部要求。后面两者是属于外在的力量,所以我们再看看今天这些难点的解决。一共有四个难点在审判和检查当中。  [11:16]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首先第一个方面是程序的技术,因为程序要求我们要按照程序法来进行,但是程序法本身会自然而然导致让法官独立审判。那独立审判和暗箱操作是什么关系?不要以为独立审判就可以暗箱操作,暗箱操作老百姓不愿意,不愿意看到我的案子被你暗箱操作,所以这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我们再看第二个难点,我们的管理是非常落后的。第三个是案多人少,我们的案多人少更加严重了,比如说我们的司法员额制改革是人减少了33%,但是我们立案登记制不进行审查了,登记之后案件的增长达到31.9%,所以基本上人和案的矛盾非常严峻。第四是我们司法规律和人民群众要求不一致,这也是一个矛盾,所以这几个难点我当时觉得靠我们的制度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的。所以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技术来解决。  [11:16]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一个是透明,一个是管理的效率。第三是人案矛盾,第四是解决特殊的机制,通过技术解决我们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再以最短的时间把第三个问题向大家报告一下。司法智能化的过程当中哪些需要完善,首先是尊重司法规律,技术推进的路线是科学家的事情,技术的推进是要克服许多难题, 但是它的技术路线总是可以找最佳路线。但是从我们法制和司法的要求来讲,是有司法规律的,如果我们不尊重这样一种司法规律的话,很容易让技术统治整个司法。  [11:16]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我举个例子,我们在司法规律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司法要避免过渡曝光,大家知道在许多欧美的国家法庭是不录像的,连照相机都不能带进去,但是为什么在播报的时候用手绘的图画一个现场呢?是因为法律和职业伦理不允许记者带照相机、律师带手机进入法庭,更不允许现场录像和现场直播。因此在他们的法庭里面,培养了一种新型的职业叫做法庭画家在法庭上画画,这个是告诉我们司法不能过渡曝光,但是如果办案人员在办案的时候拿着摄像机、手机现场直播出去、微博法出去这对法官来说是一种干扰,而对法庭、法院、法治来说也是一种干扰。所以这种规律我们要遵循,因此司法的智能化我们不能够仅仅走技术路线这是一定要注意的。当然这一点和司法行政当中的法律服务是没有太大关系,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我们的司法、了解我们的法律服务当然是更好。  [11:17]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技术上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都在做,但是唯一最难做的事情是一些复杂的案件如何让它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呢?这个在许多科学家都想去突破,我们在上海、浙江也有几个为两个高院做开发,他们想突破,那么法律界也包括一些欧美国家的法律界都认为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不能够完全取代,一些复杂的案件是人工智能没有办法解决的。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在技术开发当中要注意的技术正义。强调科学的合理,到了司法领域就是技术正义,所以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法律界和科技界共同联手推进下一步未来的智能化为司法作出技术上的贡献。  [11:17]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笑侠]:有哪些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做呢?我看大概这六类基本上可以交给法律机器人、智能化服务来做的。尤其是第六个叫做大小前提相对稳定的可以做出自动判断,这个自动判断不仅仅在法院,也我们在法律咨询活动当中,让老百姓在手机上面一按就知道这个案子预测,做一个预判,所以我们在未来还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因为我在技术上是一个科盲,所以理论上跟大家做一个展现,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网民的一句话我来结束我的演讲“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让人不去重复自己,而是去创新,让人得到净化”,我们在座有律师,我们律师不可能被所有机器人取代,但是我们可以做我们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谢谢大家。  [11:18]

[主持人 李佳]:谢谢孙老师,刚刚孙老师的介绍可以知道他的眼界、思辨的深度让大家都对他很感兴趣,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私下来和他沟通。接下来与我们进行交流的是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智敏同志,我们掌声有请。  [11:25]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尊敬的张会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上午好!从“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全民普法已走过32年历程。32年间,普法载体从橱窗、黑板报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普法形式从法制夜校、街头咨询到知识竞赛、电视讲座,普法成效有目共睹。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传统的普法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党的十九大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作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的重要内容,全国“七五”普法规划明确要求“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推进互联网 法治宣传”。无锡市司法局主动顺应新时代法治宣传的更高要求,依托无锡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坚持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构建智慧普法体系,努力实现普法宣传的及时、精准和高效。  [11:28]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2016年以来,我们联合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无锡中铠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开启无锡智慧普法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制定出台《智慧普法行动可行性调研报告》、《无锡智慧普法建设构架方案》等具体建设推进方案;建立普法需求大数据分析模式,出台全国首份普法工作需求分析报告;集中力量打造无锡智慧普法一个平台和四个中心,一平台即无锡智慧普法平台,四中心即普法需求中心、普法产品研发中心、在线法律咨询中心和联动机构共建中心。截至今年9月份,建成了以“一平台四中心”为核心,集需求感知、产品研发、知识推送、服务供给、数据运用为一体的开放共享的无锡智慧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无锡智慧普法在功能设置上突出智慧应用一是法律需求智慧感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本地法治情况做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通过自动抓取普法网站访问量和在线法律咨询数据,实现普法需求的千人千面。通过对司法实践、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以及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定期出具《区域法律需求分析报告》,清晰描绘出一周、一个月、一年或特定阶段内民众的法律矛盾集中点、法律需求侧重点和法治观念薄弱点,从而为我市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提供科学指导路径。  [11:29]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二是普法产品智慧研发。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无限的互联网资源采集中。组建无锡智慧普法云研发中心,融合司法执法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等成员单位,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明确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主体责任,创作推广一批切合无锡实际的法治宣传产品。积极探索“众包”运转模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和时间节点,主动设置新闻话题,面向互联网广发约稿“英雄帖”,通过社会广泛参与,更好地引领社会舆论,凝聚法治共识。  [11:29]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三是法律知识智慧推送。依托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质,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视频直播等传播途径,实现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产品的散布型网状传播。重视用户体验,通过对用户网络行为智能识别,做法律需求偏好标签,并依据标签有针对性地排列、搜索和过滤信息,对到访用户精准推送普法内容,力争实现信息和真实需求的智能匹配响应。积极开展类案推送系统的研究开发,通过对无锡地区法院裁判文书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市民群众提供多维度、多案件的分析场景,为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参考和指导。开通国家工作人员、在校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学法考法绿色通道,通过组织法律知识考试、竞赛、有奖问答等线上活动,将法治宣传的触角深植于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和家庭。  [11:29]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四是法律服务智慧供给。开展高效率的互动式普法,是智慧普法区别于传统灌输式普法的重要体现。开通即时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提高精准性法律服务供给,是无锡智慧普法平台的一大特色。我们建立即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律兜”,整合全国范围内3.8万余名社会律师,为市民提供点对点的即时法律咨询服务。目前咨询平台日均在线活跃律师超过3000名,用户订单响应时间平均在6秒内,通过无锡智慧普法平台进入的用户,都可以享受优先匹配当地律师、15分钟以内免费法律咨询的服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全市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基本信息,探索一站式在线咨询窗口——系统对咨询内容自动识别归类,将工单派发至不同领域业务后台并做应答提醒,确保回复的及时性、专业性。  [11:30]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五是普法数据智慧应用。互联网的连接使得海量数据在线上沉淀,无锡智慧普法平台设立法律需求库、普法案例库、普法阵地库、普法产品库、普法人才库“五大”数据库,支持法律需求呈现、典型案例搜索、法治文化阵地导航、法治文化产品共享、普法人才队伍管理等基础功能。通过平台开发普法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功能,按照不同人群、不同诉求,有区别地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产品,并用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辅助法治决策、服务管理,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可视化依据,提供精准的场景模型。  [11:30]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无锡智慧普法在体系运行上突出开放共享。一是突出共建共用。纵观当前“互联网 法治宣传”,各类普法网站、微信微博、APP层出不穷,但由于缺乏有序规划,数据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因素制约,很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还处于“单兵作战”的初级阶段。因此,积极构建覆盖全市、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势在必行。我市多次召开无锡智慧普法联动共建合作工作协调会,与市(县)区、机关部门、院校、法律服务机构签订联动共建协议,达成共建共识,明确共建责任,让各部门、单位成为普法内容的供给源和分发渠道。和无锡中铠公司签订平台建设协议,发挥其互联网技术优势和在法律咨询服务上的人才资源和服务经验,通过共同研发、项目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完成服务系统的开发建设。与基层单位共建村、社区法治宣传终端平台,实现普法内容远程发布。制定无锡智慧普法平台共同使用规则,各成员单位按照规则,自行发布普法信息、解答热点法律问题、提供法治宣传教育产品,并由各签约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31]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二是突出互联互通。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锡智慧普法体系全联通——横向包括同一层次部门、单位的全联通,纵向包括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单位的全联通。在所有联通部门单位公众服务平台契入无锡智慧普法平台,同时在无锡智慧普法平台内部设置各部门单位的网页和网站链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前,平台与司法、执法部门的网站和微信公众服务号均建有网络链接,并为部门单位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普法网页;和无锡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两家主流新闻媒体建立了联动共建合作关系;在村、社区法治宣传LED显示屏、公交移动电视、企事业单位触摸屏等同步展示普法内容。无锡智慧普法平台正逐步接入到全市各机关、学校、大型企业和宣传媒体的互联网,力争实现政府网站群、“智慧无锡”民生云以及各类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社区显示屏等全媒体普法资源的交融聚散,让市民享受到智慧普法所带来的泛在化、个性化服务。  [11:31]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三是突出融合共赢。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突出线上线下融合,各地区、各部门单位将线下普法活动、普法工作进行线上展示和存储,供其他单位无偿借鉴使用;突出平台载体对接融合、资讯产品内容融合和普法对象流动融合,实现“1 1=N”的联动效果,让各联动部门的普法覆盖面呈几何级数增长;突出法治实践、法律服务和法治教育的融合,将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服务的过程,变为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过程;突出将各项普法管理工作进行融合,强化信息采集、需求研判、绩效考核等功能,努力实现各方共赢。  [11:32]

[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智敏]:无锡智慧普法是无锡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和法治无锡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无锡“七五”普法的核心工程,得到了无锡市委市政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无锡智慧普法工程建设推进情况汇报,给予了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共建机关部门单位、科研院校、企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智慧普法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阶段,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不断总结提高,继续完善推进,努力构筑普遍覆盖、精准快捷、智慧共享的智慧普法体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营造更加和谐的法治环境及谢谢大家!  [11:32]

[主持人 李佳]:谢谢杨局长,刚才我们听了杨局长的介绍我们知道无锡在“智慧法务”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很多繁杂和琐碎的工作非常不容易,我们相信无锡在“智慧法务”所有的探索和实践一定会为全国司法行政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智慧法务”让广大群众新手到共享共治的成果。下一位我们有请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金为铠先生,掌声有请。  [11:47]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非常荣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律兜发展的成绩,以及律兜和各个地方司法行政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情况。我的题目叫探索新时代智慧法务的发展体系,更多的应该是畅想,坦白说能够站在这里首先要感谢两个机遇,一个最大的机遇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律兜走不到今天,因为没有在线支付,没有所有手机APP的有效运用。第二个方面需要感谢江苏省和无锡市当地的领导对我们的极力支持,这一点我感触非常深。作为一个浙江人到无锡来创业,并且还搞的是在互联网行业上面,或者跟物联网相关的一个产业体系的发展,没有无锡作为物联网发展基地的热土支撑我们也走不到今天。  [11:53]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所以在这里,我作为一个曾经的法律,因为我做过14年的律师,转型走向互联网服务行业,实际上有更深的感触。可能相比传统的技术人才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度的了解,今天我特意向大家做一个分享,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嘉宾、领导给出更多的宝贵意见。物联网它阐释的东西给我们一个缤纷的世界,从哪个地方开始讲?我们所有未来感知设备在不断的体现,我前段时间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直到2025年中国全球实现可接式的感知设备将会超过1000亿个终端,包括无人驾驶汽车、可穿戴设备、无人医疗,也就是所谓的智慧医疗、服装。它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深刻变化?会带来所有的信息的感知的节点将不会是简简单单靠原来一个手指展现,而更多会通过你日常的活动中不断的展现出来,把里面的数据不断上传。技术的发展,反过来想会带来所有身份识别、内容识别,以及别人对我们一言一行的行为都会打上标签“他安全吗?”那安全如何来进行保证?是规则制度。规则制度如何有效保障我们的安全性?  [11:54]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观点叫制造引领发展,创新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它同时也改变我们的社会规则和管理习惯。以前我们一直想技术快一点发展,它会带来更高的效率,它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考虑到有一个很关键性的变化,那就是我们的管理习惯和社会规则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现在有了共享单车、滴滴出行、支付宝,我们现在有了所有的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一系列的运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就是规则体系的变化和运用手段的变化,管理习惯的变化。那这种变化我们政府,或者我们整个社会做好了来迎接它的准备了吗?我们不能每次总跟媒体说,或者跟法院、公众说技术总是引领时代的,技术总是在前的。因为我原来做律师最大的感受是首先市场站在最前方,市场的后面是企业,因为它推动了市场推动了技术发展,然后再轮到社会规则、制度的变化和管理制度的跟进,法律制度的跟进。那么,以前也许可以,现在呢?我们一个共享单车总起来到它的爆发式的发展,可能只有短短的一年,这一年从起来到死亡到消亡可能只有1到2年,制度管理还没有感觉上就已经过去了。我们不能总在制度管理上进行落后。  [11:54]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两个方面案例,第一对我们来说特别是司法行政领域和律师行政行业领域的人是一个很大的警醒。2017年9月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在杭州正式成立,实际上在杭州正式成立之前已经在杭州已经试点了两年,那么它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当事人不用去法院了。未来我相信律师也不用去法院了,检察官也不用去法院了,犯罪嫌疑人也不用去法院了,他们都不用去法院。作为律师来说,怎么样给当事人提供有效的辩护,检察官如何在案件当中提出有效的公诉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用去法院意味着可能我们原先的书记员就不要了,我相信这个可能对科大讯飞来说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因为意味着后台的数据会越来越大。  [11:55]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那么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我们的技术或者我们的规则能够配合得上吗?因为它发生整个行业体系的变化。第二个方面是无人驾驶,上个月我看到了腾讯新闻,深圳第一个无人驾驶的公交已经上线了。那么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也许原先我们两辆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是司机和司机之间的法律关系,但是现在当无人驾驶的公交车或未来无人驾驶的汽车,因为按照我们现在智能制造的发布,2025年之前所有的无人驾驶的汽车开始投入商用,那么它如果跟有人驾驶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是人和人的法律关系还是人和公司的法律关系?那这种法律关系的变化是不是意味着带来的法律制度的变化和社会管理规则的变化?  [11:55]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所以我们在目前的技术状态下,我们的技术和法律治理制度不再是跟随技术而发展,而应当利用新技术先期植入法律规则意识。我们不能总是先提出问题再来治理问题,我们必须在治理问题,问题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要去考虑我们在这个前期的时候是否能够把相应的规则、制度、理念、想法以及管理规定先融入进去。我们不能到P2P很泛滥的时候再管理。曾经我听过一句话叫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的本身只有技术,所以怎么通过有效的技术能够把法律规则、法律意识前期能够植入到规则里面去,植入到技术本身去,这对我们现在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个是我们现在律兜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它展现的是目前律兜实时的在线服务订单、服务状态,这只是我们在智慧感知上的一个方面。体现整个问题的产生以及发生的点,这还是只是律兜能够感知到的。  [11:56]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那么未来我们提出的概念是只要感知,或者只能感知是不够的,它需要更多的构想,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状态是智慧法务构建社会规则的新常态。法务或者“智慧法务”,我经常会被人问到,什么叫“智慧法务”?我们刚才的数据报告只能呈现叫做智慧感知。那未来还有什么?智慧的推送、智慧的服务、智慧的信息抓取,智慧的云计算,智慧的所有一切,所有感知点的接入都应该在智慧法务的框架体系下。社会的发展会需求技术的发展,但是同时社会的发展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会要求在规则体系上很好的去掌控技术的发展,而不是让这个技术随意的滥发展,这才是我们未来认为智慧法务应该探索的,去构想去理解的。  [11:56]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它可能分很多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叫做大数据,这是现在大家都讲的。律兜现在服务的人群已经超过了1400万,那么这1400万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级市,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有足够的大数据呢?我曾经跟大数据的专家做过交流,我们在所有的数据体系里面还非常小。去年有一个数据,2016年全国范围内通过互联网交易的数据总额,资产总额达到26.8万亿,但是其中网上交易的法律服务总额不足1个亿。这意味着什么?当然首先意味着对律兜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这个行业的本身的落后,我们没有有效的切入进去,没有跟着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第二个叫做云计算,云计算既包括数据也包括算法我们很多人工智能的公司都做过一些交流,大家讲云计算的时候可能还仅仅讲到是一个算法,实际上还没有很高程度的去强调对数据的核心运用,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包括我们刚才提到咨询服务也好或者合同服务也好,只是一个最基础最浅显的运用,高度还不够、深度还不够。我相信如果涉及到做图灵测试的时候各位就不要想通过测试的问题了。  [11:57]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 金为铠]:第三个人工智能的感知或者运用。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人家会问我们,虽然我们对外宣称律兜是智慧法律服务的倡导者,但是我们自己深刻的知道,我们现在还只能做到人工加智能,还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算法的提升、大数据和数据的累计我们可以做到。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不是我们的方向,因为随着更多的数据能够向我们汇集,法律数据向我们汇集,律师的数据向我们汇集,我们可以知道未来人工智能到底应该怎么走,这也是我们希望未来跟更多的机构共同来合作的。这是律兜的期盼,律兜从201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经历了4年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我们和江苏省司法厅、无锡市司法局以及各个地方的省厅都有了一些深入的合作,我们也帮助或者跟这些部门共同协作推动了一些公共服务法律体系的建设。接下来我们也希望把我们的技术我们后台的律师进行严格的管理之后,能够推向社会推向公共服务,也期盼着更多的司法部门、执法部门跟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属于未来的规则的社会和世界,非常感谢,谢谢大家。  [11:57]

[主持人 李佳]:谢谢金先生的分享,接下来我们请江苏省司法厅律管处曹扬文处长发布江苏互联网律师事务所,掌声有请。  [12:00]

[江苏省司法厅律管处处长 曹扬文]:尊敬的张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利用“智慧法务”发展大会的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江苏它所开展互联网律师事务所服务工作有关情况,如果说刚才各位专家学者给大家提供的是西式大餐,那我接下来的报告是很接地气的农家小炒。我从初心、架构、愿景三个方面做汇报。大家知道江苏是经济发展强省,2016年全省GDP总量超过7恩万位居全国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的追求。不仅物质文化的需求还有的是公平争议,参与社会管理以及获得被尊重、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精神心理需求和政治诉求。但是正如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所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法律服务领域还非常突出。那么从试点看,全国法院法年审计850万案件中,有律师代理的不到200万件,全国形式案件律师辩护律不到15%,这个问题说明一方面群众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另一方面是律师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12:01]

[江苏省司法厅律管处处长 曹扬文]:从江苏来看,律师服务资源的区域布局还不合理,苏南、苏北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较大。以全省主城区以外的61个县域律师人数不足50人的有50多个,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律师资源配套地区,人民群众内心基本法律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服务,另一方面律师资源饱和地区出现资源溢出,这一矛盾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除一切制约律师发展的思想观点和体制机制的战略,加快律师资源配置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江苏“互联网律师事务所”主要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针对律师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传统律师事务所服务相比,互联网律师事务所具有资源集聚更广泛,服务时空界限更加模糊,更加便于在乡村等服务资源配套地区的特点。屏幕当中是互联网律所服务场景的模拟图象,在相对私募的空间里内制身份证读卡器、摄象头、音信设备、打印设备等其他综合配套设备,实现线上线下灵活切换和实时提供。  [12:01]

[江苏省司法厅律管处处长 曹扬文]:目前已经开发以下三项基本工作,第一及时相应远程视频法律咨询,用户通过身份信息识别,或者绑定市民认证的审批号可以快速登录系统,登陆以后只要选择自己的问题或者输入自己的问题,一键发送系统会按照本地律师优先,加上省内律师补充,加上全国律师支撑的机制,6秒内匹配到互联网律所后台的律师,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视频咨询服务。第二个功能方便快捷在线律师服务。用户在与律师视频的沟通过程当中如果需要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文书的起草、审核、律师团发放等在线服务,律师在服务终端窗口中相应发送服务订单,确认模式服务的内容,交互时间等信息。用户可以使用终端机快速进行书面资料,而律师在线草拟文书材料不仅可以在线阅览,还可以在终端机上快速打印,实现文书服务一站式输入和输出。  [12:02]

[江苏省司法厅律管处处长 曹扬文]:第三个是灵活高效的线下服务对接,如果需要特定地区的律师提供当年咨询、陪同谈判、案件代理等线下法律服务的,可以将服务需求发送到系统数据库进行匹配。用户在互联网律所享受的所有服务数据均在后台加入存储,服务流程与后台客服人员全程监督,充分保障用户的权益和服务质量。通过前期的探索目前我们在连云港灌南建立了互联网律师事务所服务站,已经有灌南2家律师事务所,此外还有律兜服务平台上大约3恩到8000名律师可以为客户提供后台服务支撑。使用人数在持续上升,截止到昨天互联网律师事务所访问20034人次,为群众解答各类法律咨询3187人次,帮助企业审查合同9份,服务满意率达到99.8%。较好的解决了灌南当地法律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12:02]

[江苏省司法厅律管处处长 曹扬文]:应当说互联网律师事务所的建设为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实体的探索路径。将来除了实现律师资源缺乏地区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外,互联网律师事务所我们考虑还可以通过对法律服务场景的重构,实现更多环境下的智慧服务。比如,可以在看守所提供网上的律师执法服务,在法院中心提供异地法律援助服务,在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律师的值班包括调节服务,总之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同样,互联网律师事务所也可以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载体,通过与江苏法网的有效对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的目的。特别是在十九大提出的精准扶贫领域,互联网律师事务所能够通过灵活有效的供给很好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公平争议和民主法制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十九大的精神,在试点的基础上探索推进互联网律所的标准化加强,加快时效配置的服务产品和应用场景的研发,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稳定模式,努力打造江苏互联网律所的建设品牌不断的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制获得感和幸福感,我的汇报到这  [12:02]

[主持人 李佳]:感谢曹处长,刚才金先生和曹先生两位的主题分享让我们认为智慧法律发展的速度远远超乎想象,接下来有请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吴晓如先生,掌声有请。  [12:04]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尊敬的张会长、柳庭长非常高兴在这里对人工智能尤其人工智能在司法中的应用做一个分享。今天分享这个话题很有意义,昨天科大讯飞获批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以我想今天希望通过这个话题的分享我们可以更多建立和司法界的联系。实际上人工智能现在很受到整个社会各界的关注,讲一下人工智能实际上经过了三波浪潮,第一波、第二波起来之后很快下去了,为什么这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长盛不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云计算、大数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波人工智能已经在实际的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价值了。大家可能在看两边的大屏幕,实际上这两边大屏幕上是人工智能在后台录入所做的事情,所以现在整个第三波人工智能的特点,一个是技术快速突破,第二个是整个在应用界开始产生作用。应用界产生作用又带来更大数据推动技术更快的进步,所以我们讲第三波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双轮驱动,推动整个人工智能非常快速的进步。  [12:04]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人工智能最近的过程中有很多社会学家,当然大家很多人了解人工智能是因为谷歌的围棋机器人,基本上谷歌的围棋机器人通过大量的学习现在到了人不可挑战的层次。另外一个层面现在整个人工智能也不仅仅是用在博弈的游戏上,现在在很多工作中,比如BBC和剑桥大学当时做了一个研究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可能我们有赵国一半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可能不仅仅是工作岗位,还有大量工作中的一些技能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所以我想每个人都要关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下一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能重要程度不亚于互联网。讲一下人工智能发展最重要的三个技术,云计算是要有大规模的计算资源,当时谷歌为了训练他Alpha Go的围棋机器人,可能动用了成千上万的CPU。所以对于整个司法领域如何快速截取司法要的大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12:05]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第三个方面是人工智能行业做的,我们要比机器赋予更好的算法,新一代神经网络算法的赋予,使得我们机器学习取得了非常快速的进步,所以一个单向的任务,比如司法领域我们要关注到底怎么定义一个任务,司法领域是人工智能以后特别可以发挥作用的,因为人工智能是规则清楚、边界清楚,司法领域规则是比较清楚的。讲一下人工智能里面的几个关键的技术,这一点上中国的相关技术一直现在也是处于国际上的绝对第一阵营,我们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在去年参加谷歌三大语音识别最关键的比赛,我们叫多通道的比赛上三个关键指标是全球最好的,所以现在语音识别在大家的日常工作中已经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了。我今天来展示是因为在今年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大会当时的麦克风接入问题效果不是很好,一定要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可以看到虽然我带了比较重的口音,但是语音识别一点问题没有。  [12:05]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第二个我们看一下图象识别,现在人工智能中的图象识别最近也取得重要的突破,这个比赛是国际上一个叫做肺部影像机器自动识别,现在机器自动识别可以做到94.1%,也就是说机器对于整个CT等等,相关的影像自动识别已经可以大家三甲医院放射医生的水平。所以以后基层医院的医生进行影像诊断可以人机器助手一起协同进行,如果把握不准最后再提供给专家,所以看到人工智能在图象识别上也取得非常大的技术。语音合成上很多人了解科大讯飞是通过语音合成,语音合成这几年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科大讯飞在过去12年中,无论国际上是中文、英文还是其他语言,科大讯飞是全球最大的。给大家看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演示,先看一段视频(视频)。  [12:06]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实际上这个是机器学习,用我们的机器插播学习特朗普半个消息的语音,我们可以用他的声音模型产生任何话,任何中文、英文把文字输进去,特朗普就可以说话。所以这个是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机器学习非常强大。当我们今天在中间说到很多下一步涉及到司法领域的应用,国际上现在在认知智能上,刚才我说的是机器的看和听,还有是机器到底听到是什么,这个不仅仅是感知智能也需要认知智能。斯坦福在今年做了一个关于阅读理解的认知智能大赛,做法是让机器自动读一篇文章,读这个文章的时候是专家对这个文章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答案是由专家之前预设的,看机器读了文章以后能不能自动回答这些问题。现在机器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已经达到81%,所以科大讯飞非常高兴,我们在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技术评测中,在斯坦福这个比赛中科大讯飞是全球最大的。  [12:06]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刚才很多人提到图灵测试,就是后台当地做了一个机器还是人,如果分不清楚的话机器就是通过图灵测试。但是互联网的体系有时候通过搜索是可以通过图灵测试,所以现在国际上有一个是图灵测试的升级版的比赛,要做认知和推理,这个比赛叫做(英文),比如爸爸抱起他的儿子,谁重?那肯定是儿子,所以机器要理解本体的意思并且可以做出相关推理。也非常高兴去年全球认知推理大赛科大讯飞是最好的,虽然是最好的但是只达到60%,而且认知推理是题目不是很难的。可以提一个认知推理在实际应用中现在可以产生的价值,我们在今年国家医生资格证书考试中,这个考试像有些考试一样非常难,医学院学生毕业两到三年参加这个考试,600分总分,360分可以过关,这是完全的新题目,科大讯飞今年国际卫计委组织了一个非常严谨的考试,请了公证处公正,机器人参加考试获得超过分数线100分的成绩,所以认知智能在一些领域里面因为医学领域是很复杂的,在医学领域我们取得一些重要的进步。  [12:06]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国家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和各个行业的结合,其实中间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要加强和司法的资源。因为中国的司法资源非常的稀缺,而且对每一个老百姓非常重要,所以下一步怎么通过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我们司法资源的效率和效果。科大讯飞为了推动进一步解体数据,四年前我们就开放了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平台,所以今天大家在外面看到演示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是我们科大讯飞的技术在支撑。这个平台每天支撑的量是40亿人次,每天各种语言的合成识别自然语言图象非常大,现在累计在我这个平台上开发的开发者数目已经有48万家,所以有非常大的开发者的提升。这几年人工智能在很多行业、教育、医疗、安全、政务很多行业,比如像无锡最好的中学天一中学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做个性化的学习,所以很多方面都开始通过人工智能提高效率提高个性化。  [12:07]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下面我再介绍一下人工智能现在在司法领域,今天结束之后我想跟刘总这边,现在公检法司,我们和司法下一步的结合还是偏少一点。我介绍一下,第一个是全球现在对整个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非洲的人权法院,协同伦敦大学这个宾夕法尼亚他们一起进行相关研究,最后通过机器计策审判结果,预测准确度差不多到80%,所以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到这584个卷宗的案例是比较复杂的,它更多的是希望机器是站在事实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形式主义的角度,所以它的难度比较大。可以看到80%可以告诉我们两件事情,第一个以后在司法环节中可以对我们法律和司法人士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二机器不可能替代法官。  [12:07]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第二刚才孙教授谈到最近非常热的叫Ross是IBM基于沃森做的司法机器人。我们科大讯飞是第一个全球通过医生资格证书考试的机器人,所以下一步我们认知机器人法律里面可以做更多的事。科大讯飞目前和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成立了联合实验室,由此以来唯一在体系外的实验室在科大讯飞。在法律中的应用几个重要的场景,第一个现在在整个法庭审判,现在法庭审判中已经大规模的包含最高院的自主庭使用科大讯飞的前审记录中,现在达到能达到95恩%以上的准确度,让庭审效率提高30恩%,因为原来书记员经常跟不上整个庭审记录的,现在有了这个机器人的帮忙以后,比如最高院现在推苏州模式,当时苏州是我们和苏州法院一起做的,差不多原来一下午审三到四个案子,现在有了这个可以多审一到两个案子。第二个像检察院等等相关的笔录过程,现在检察官和相关寻访人进行谈话,谈话结束基本上一份笔录大概形成,所以这个场景现在应用的非常好。我们在会议系统里面,今天我展示这个会议系统是中央财政部里面的,中办、国办都用这个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保密性的,并不需要通过互联网大规模的机器,这个我们在中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任何因为司法工作中经常需要保密,这个非常好的能够满足保密性的需求。  [12:07]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第三个大家之前还介绍了一些像12348,我们现在整个电话服务在非常多的行业,比如像国税总局,它通过电话分析中,每天电话录音在哪,用机器把它完全扫描一遍,自动通过整个的内容分析看一下今天有哪些热点事件,每天可以形成一个报表给领导。所以每天成千上万的电话机器在后台不需要人听,一遍扫描以后每天可以有一份分析报告。另外全场景的语音交互,下来法庭的法官只要一说马上案件就自动跳出来,现在叫自动找证据所以非常迅速,使整个法庭效率非常流畅。电子卷宗原来大家很痛苦的讲公检法里面有一个电子卷宗大家都在做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怎么用?电子卷宗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现在看到有人工智能应用以后,电子卷宗除了满足必要信息的自动填写,到最后帮助法官生成初步的法官文书,首先在使用上可以解决问题,可以使得我们整个公检法体系办案方便。第二个在整个卷宗上来说,也大幅度的通过相关的技术提高了它的使用速度,比如现在机器是自动扫描生成计算机可以分析的文字,通过整个后台平台大家统一这个平台都可以使用,所以目前刚才孙教授也说了,去年孟书记在全国司法工作上说到上海,上海高院有一个专项,现在怎么把公检法里面的一些证据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和IT的手段规划起来,因为完全通过软件的东西大家不同的人仍然有不同的理解,做证据链的统一很困难,所以经常认为检察院认为可以把案件转到法院,法院认为不行又打回,这个使司法资源极大浪费。现在通过一些IT和人工智能把这些证据链一定意义上,也不能说做的非常完美,但是一定意义上做成相关的统一以后,使公检法整个体系能够更好协同工作。  [12:08]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 吴晓如]:所有实际上在各个重要的场景中,法庭审判的场景,检察院询问的场景,包括以后司法中间还有其他的重要场景,这些场景化的数据都可以积累在统一的司法大数据平台里面。刚才讲司法的大数据从哪来?第一个从人的知识工程化里面来,第二个更重要是主要场景里面的行为数据里面来,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司法环节里面的一些关键数据都已经开始呈现结构化,因为原来大量视频、音频的数据虽然,但是处理很难,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把它变成计算机处理的结构数据,这样后面调用的时候非常方便,所以整个大数据下一步还会推动司法人工智能的进步。所以今天时间有限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汇报科大讯飞和在司法方面上的工作,谢谢大家。  [12:08]

[主持人 李佳]:下面有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周中元为我们分享。  [12: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我汇报的题目是大数据及其应用概述。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花一点时间把大数据的基本概念说一下。第二个部分是想对前段时间在最高人民法院做的一些工作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最后一个部分是前段时间我们极端公司另外一个团队对司法部本地信息化工作成果给大家做一个建议。  [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首先说一下大数据概述。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时代,大数据通过量化的一切实现世界的数据化,改变了人们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一会我还会分享到这一点。大数据现在大家炒的非常热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其实大数据出现不到20年,真正走热就是最近10年的功夫,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危机百科的定义是把大数据定义成由巨型数据集组成,而这些数据集的大小常超出人们可接受时间内的收集、使用、管理和处理的范畴,大数据必须借助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对比、解析放能得到客观结果。麦肯锡的定义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和工具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我们的初步理解把它说成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把大数据说成一个海量的,量非常大,异构各种各样的形式都有,难以用常规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工具处理的数据集。我们知道以前我们做数据处理经常用数据库技术,到今天这个技术已经跟不上了,所以大数据技术描述新一代技术和框架,用于很经济的方式以高速的过去发现和分析技术从而从各种嘈杂的数据集当中找出有价值的知识。  [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其实在今天我们讲大数据不光是讲数据集本身,还需要讲大数据有关的技术以及大数据所面临的应用,这一点我们很多同志会以为大数据就是一个数据集,其实今天讲的大数据一定要跟大数据有关的技术和应用结合起来。大数据有很多的特征,从最早的2001年提出三维的特征到现在已经提的最多十一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四个特征,第一个是数据量巨大,这个数据量大到我们现在数据库技术很难处理了,我们传统的计算机技术也不能应对。第二是多样性,以前数据库是针对化的,现在是更多的。第三个是数据快像互联网、物联网自动的数据采集工具出现以后,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产生的,所以以往我们数据的加工通常是要人工介入的,现在完全不可能人工介入的。另外一个很显然,什么样的数据都收集起来了,所以数据价值比以往少了很多。那怎么样从价值很低的数据里面把有用的数据找出来?我们必须用到强大的计算机的算法,而不能像原来借助人脑做数据知识挖掘。  [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到今天刚才第一张片子,现在已经到了数据发掘知识的时代,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人类的科学史,在1600年之前,我们人类的科学知识往往是通过不断的科学实践来总结知识,到了1600年左右迎来了以数学为代表的科学发展,很多东西我们通过数据推理就可以得出新的知识,这个时间也延续很长时间。到了上个世纪由于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增加另外一种新的知识发觉手段,是通过计算机仿真,特别是今天很多国家和在座核爆试验,但是并不是核爆我们停止了,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继续做。上个世纪90年以后大数据时代出现了,人们增加另外一种知识发现的手段,就是从数据里面找知识,数据里面找知识和以往的找法变化非常大。  [12: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第一个以前我们说数据处理往往用到抽样的方式,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把所有数据收集起来,更没有办法对所有数据做处理,像我们前几次做人口普查一样,我们做人口普查要做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做人口普查就很快完成了。第二个是以往我们要做数据分析结果要求很精确,但是今天我们可能要求更即时精确放在第二位,就像通过互联网查询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输入一个关键词互联网很快反馈出来,成千上万条词记录,但是你也会相信这些东西跟你是不是完全精确的匹配呢?你肯定不会这么认为。第三个是以往我们要知道这个知识不断制造它的相关,还要知道因果,为什么会这样?到今天大数据时代我们很可能只能够知道相关,比如我们可能知道有人买牛奶也会经常买鸡蛋,但为什么这样?别去追求它。现在要追求它已经没有时间,事实上很多时候有因果关系也已经够了,很多的思维方式、数据方式、理念都在发生变化。  [12: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还有一个很热的东西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大家可能觉得这里面非常混乱,尤其不是搞这个专业的确实会混乱。我简单说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大数据是实现大数据价值的炼丹炉,是众多数据的相互渗透、融合和促进,移动互联网是实现大数据全纬采集的前端,按需共享的基础,通过物物、物人相连为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云计算是大数据分析处理的平台,人工智能是深度挖掘大数据价值的舞台。现在大数据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战略,美国从2009年开始意识到数据必须开放,2012年就发布了在大数据战略,其实的国家包括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这些国家也把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其实件事情上我们国家走的并不慢,2012年几乎和美国同时启动了大数据的国家战略。  [12: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下面汇报第二部分法院智能化建设情况的汇报,主要汇报三个内容,一个是总体设计思想,第二个是典型应用系统介绍,还有是智能化的辅助产品。当时我们给最高法做智能化建设的时候,坚持一个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也就是说想要做什么一定事先要说清楚,目标一定要清楚,要用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方案做不好,到底要解决什么一定要清楚。第二方向是阳光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个大家肯定知道,要全业务网深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包括做业务需求还有更细一点的。技术途径我们改变了以往以流程为中心梳理的方式,改成以数据为中心做数据。以往我们做信息化建设往往把流程理清楚,由流程产生数据,我们现在倒过来,数据理清楚,然后这样做法有什么好处呢?今后你的流程怎么变化我数据都可以应对,这个跟以往不一样。  [12: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第二个是着力推进互联网 诉讼服务,让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打造互联网的全流程办理模式。最后一个是规划智慧大司法蓝图,加快智慧法院的建设,这是一个总体思路。技术框架也是尊崇几个层次,最下面的是基础设施层,这里有两个云,一个是公有云放在手机里面上,这个是公开数据,另外专有云是存在最高法信息中心自己管的。中间是安全隔离进行交换。这上面是数据的存储,然后是数据的共享平台,上面是应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另外还有一个是运维的体系。在数据设计方面我们非常重视数据的设计,数据把它分三个类型,一个是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一个是司法审判系统数据还有一些是基础数据。这些数据的管理、数据计算、数据分析方面我们也做了很详细的设计,最后提供给用户看到的是一个数据服务的平台。  [12: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下面把它三个典型系统介绍一下,也许对大家有参考价值。第一个是立案系统,大家知道立案系统是法院系统的第一步,这一部非常重要,因为这一部所有的数据录入影响到后面的每一个步骤,所以这一步我们要求所有案件立案必须完全按照标准来,不能产品不一样的标准,这样今后数据集成会非常困难。第二立案既要照顾到方便群众立案,更要照顾到今后数据处理的完整性,所以希望两个坚固不能,不能光照顾方便了,有些该填的还要填,不然信息填的不准确后面变化非常麻烦。立案除了传统的立案方式,我们也想了一些其他的手段,主要是为了方便群众,实现全流程的网上处理,包括网上立案、网上调节。这里有一个我们一旦立案就会有自己做的小软件,把当事人、法官建立一个小群,这样便于他们相互之间积极沟通信息,这个小群其实很有效,我们现在开会大家会建微信群是一个道理。  [12: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第二个审判子系统,这个是整个法院系统里面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部分,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同时也会调用很多数据,这里面给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很多的智能化的东西主要在这一个体系里面体现。第三个是电子证据,今天大家对证据的收集很有意识,很多情况现在也很方便,用手机很容易收集数据,但是电子证据数据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容易被伪造、篡改,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个小的软件,当你拍下来之后如果立即启用这个软件,我们会通过云上直接存到第三方的存储平台,目前我们是存在国家信息中心的平台上。这个至少可以证明这个电子证据从存放那一刻不会再改,最大可能提升电子证据的可行性,使得电子证据能够充分利用起来。  [12: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还有一个是我们在法院信息化过程当中陆陆续续的开发了智能化辅助产品,智能化的东西在法院系统里面应该是局部的产品,不是一个完全的解决方案,目前我们找到的用的比较多的是八块,一个是裁判文书的自动生成、类案推荐,智能检索,这个有点像互联网做电子购物,当电子购物次数比较多,会有主动的推荐其实在后面有一系列算法,包括对以往的购物历史会做分析,也包括购物的东西会和别的相应东西做分析推荐,甚至还自动分析人群,也就是跟你购物兴趣特点相近的人他买了什么他也会推荐。另外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这是主要用到科大讯飞的,我们在法院系统里面看到效果还是不错的。之后是智能图象的识别技术,这个主要是把原来的历史存下来的图象变成了文字。OCR技术、智能诉讼服务主要是现在大家都大厅里的积极人,还有自动生成电子卷宗。  [12: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如果前几年在法院系统里面找到发言智能化的切入点,找到智能化的展现形式,我们现在给法院建议下面几年的重点应该有所转变,转到这些产品让他生根发芽,让他健康的发展,具体来说至少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继续丰富完善数据建设,现在来看很多情况下数据量不够,大数据的“大”不是白起的,到什么级别是大数据?译本是PB级别。第二个要坚持推进产品的持续应用,现在这些产品可能有一些毛病但是还要持续推进用,持续用才可以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在可以改进,才可以做到最后让广大人民群众和业内人士能用、喜欢用,其实在我们这个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行业内的产品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会产生我们产品早产,所以既然是早产我们积极领导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来维护让它健康成长。  [12: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第三部分是我们集团有另外一个团队在司法上运作的工作,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领导的知识,其实领导的知识是我们的方向,是坚定我们智能化决心,这是最近习总书记在9号的政治局第二次学习时的重要指示。这是去年在政法工作会上的重要知识。这是孟建柱书记今年的司法系统先进会议上工作强调的。这是张部长今年讲的信息工作讲话。这是张部长今年5月份到我们集团和我们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时候的讲话。第二个部分是信息化的需求分析,首先想说的三个问题是另外一个团队同志给我提供的,有三个方面,第一缺少对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建设的顶层设计,第二个是司法部本级没有信息化平台,各省封闭画建设不能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难,这一点非常难,不要造成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一种行业的信息化,不要造成百花齐放。信息化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可能把以前的工作推翻掉,因为以前有很多数据遗留下来,有很多成果遗留下来没有办法开展。  [12: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第三个是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融合成都不高,应用水平比较低,这是几个问题。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当时我们给司法部提的,一个是要提到3.0,1.0是局域网2.0是整个形成全国的网络,3.0是要叫做智能,这个概念叫做3.0。我们提5个目标,一个是智慧处置全局可视化,第二执法管理联动智能化,第三个是政务管理高效透明化,第四个是法律服务便捷普惠化,最后一个是数据应用全面精准化,其实数据我们是放在中间的。设计思路我们当时提的是要建5个1,一个是标准体系,一个基础网络,一个一站式综合平台,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套安全保障体系。技术框架是根据不同的应用会用到互联网、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会用到语音服务平台互联网基础设施等等。在支撑层会用到共性应用支撑、大数据服务平台、应用层是针对各级领导可以看到的应急指挥、执法服务、政务管理和公共法律这四大块。  [1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这是另外一个组织形式,这个组织形式我们形象的把它画成一棵树,这个土壤是各种数据,根部是希望放在云端,很粗的大数据服务我们考虑历史的原因,可能现在数据存在各地不统一,所以我们数据平台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比较庞大,如果我们将来到了数据统一了以后,这个会很小。各种应用是挂在树的顶端像树叶,各个树杈是我们各个网络,包括物联网、智能网、内网、外网包括移动网络等等,还有一些可能是横向的对接的网络,这四大块也有不同的应用。这是系统的部署,从底下的乡镇、县一直到司法部,还有和我们横向的一些有关司法有关部门的连接。这是四大块业务的细分业务模块,这个是共性支撑的概念,因为我们认为对整个司法部来说活动性和共性的,有应用也是共性的,有技术支撑也使共性的,所以这些共性如果可以统一开发,省得各家做不一样的,这样既可以节省经费也可以做到规范化。  [1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在大数据分析平台来说跟前面说的差不多,这是一个网络的设计,这是各级智慧中心的设计,这是大数据中心设计,我们希望建设部和省两个数据中心,看看是不是可以做到更大的,做到相互之间有数据备份,总之我们希望有一个数据中心,这样各个省局、各个市不需要哪个都建非常庞大的中心。这是标准体系规范的问题,在这之前也了解到现在已经有十几个项目标准,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初步梳理了还需要增加基础数据平台,这些是希望全国司法领域的各级领导都要参与进来贡献,否则我们做的标准就不能做到全国标准。现在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系统里面,其实对安全来说提出很大的挑战性,现在各级领导讲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一会讲安全,安全是一个系统性的设计方案,从底层物理安全到软件安全,到安全管理等等一系列,这些方面也还比较专业,希望要请有资质的单位做这些安全的设置。  [1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周中元]:运维保障这几年非常火,前几年我们把运维保障叫做监控,实际上就做两件事,一个是故障有了之后快速的定位,第二如果没有故障尽快的能够发现鼓掌的征兆提前预警。到今天因为我们现在数据的收集非常强,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都能及时反馈,另外数据的展示能力也很强,我们有很好的可视化的平台展示,除了专业人员看得懂,各级领导也可以看得懂,背后还有很好的智能化分析工具,所以现在我们已经提升到运维保障的概念来了,这个做好以后对我们系统的可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自从信息化引入智能以后,我们感觉变化非常大进步非常快,有一种一日千里的感觉。我们作为业内人士也感觉到压力很大,我相信在座有相当多的还不是我们的业内人士,而是被智能化的业内人士,你们的压力可能更大,你们可能是一种被驱动的感觉,我相信如果我们坚持一段时间,我们会解决目前这种困境,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旦破晓光芒万兆,我希望在座各位都做迎接朝阳的成功人士,谢谢各位。  [12:16]

[主持人 李佳]:谢谢周教授的分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上午的议程全部结束,谢谢大家。  [12:16]

[主持人 “律新社”创始人 王凤梅]: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下午分论坛又聚在一起,上午的主论坛当中我们聆听了领导、专家对我们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真知灼见和前沿思考,今天下午我们再一次聚集一起,对智慧法务问题有更深的探讨。我们大家都知道,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行业的转型是我们推动服务权覆盖的一次有利的尝试,也在智慧互联时代开创公共法律智慧新格局的建设,出席今天下午的论坛有重量级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和律师朋友们,欢迎大家。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之一,江苏省司法厅推进智慧公共服务法律方面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早在2013年江苏省司法厅就提出了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并通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推进一条主干,4张网的建设,打造江苏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为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积累大量经验。现在我们有请将思维听江苏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武林先生致词。  [14:13]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张武林]: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汇聚一堂参加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新时代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畅想。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法务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肩负着前所未有的时代使命。今年里,江苏司法行政系统以均等普惠为目标,加快推进一条主干四张网的建设。一条主干是进一步健全失去时县乡三级公共服务中心和村司法服务站。截至目前,江苏十三个市区市基本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万多个村社区全部设立司法行政服务站,同时在全省建成97个法律顾问之家微信群和1.9万多个法律顾问、法律名师培训群使法律顾问真正与群众零距离。  [14:13]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张武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对民主法制公平争议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深入依法治国实践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普及,在线审核成为常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引领经济发展新潮流,点燃智慧生活新希望的今天,我们共谋法律服务如何顺势应势,与信息技术融合打造智慧法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沐浴到法制阳光,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我们政府部门法律服务行业、科技信息技术行业共同关注和密切解决的问题。  [14:13]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张武林]:我相信,通过本次论坛,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的认知一定会更趋一致,内涵一定会更加丰富,模型一定会更加清晰,产品一定会更加多样,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一定会旭日照样,蓬勃而出。我相信,随着中国法律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不断深入,我们今天所畅想的许多智慧中国法律服务,一定会带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智慧引领时代、法律服务发展,各位同仁、各位专家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开启智慧中国法律服务的新时代,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4:14]

[主持人 “律新社”创始人 王凤梅]:接下来有请实务专家,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郁奇先生为我们做主题演讲。  [14:28]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演讲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江苏探索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的一些实践与思考。前段时间有一个词非常热叫“未来已来”,我觉得我们需要做的是拥抱未来。今天上午听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一些演讲,对我本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启发的过程。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变化我拆借两个字,一个是“变”。  [14:29]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对于我们所有的从业法律服务人员来说,实际法律本身还是法律,但是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更多是改变我们法制的思维和运用法制的方式。  [14:29]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我们应该还记得2013年的时候,是我们的大数据元年,实际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技术应该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应用。2017年国家又出台了有关人工智能的一些顶层设计,可以想像在未来的几年,这一领域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我们再想象一下未来五年我们的法律服务会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应该有一个足够的想象空间。  [14:29]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第二个是“化”我觉得更多是一种内化,在我们的实务操作过程中,很多人都在想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手段非常多,但是究竟哪一种技术更适合我们自身?实际这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在哪里,而我们需求在哪?实际上是来源于群众的需求,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我们服务的场景在哪里。  [14:29]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我个人觉得,这种服务场景的构建,来倒逼我们整个服务流程的变革,工作机制的改变,在是我们运用新兴技术一个最大的关键点。上午专家也说过,数据 技术 应用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觉得数据我们可以从多种渠道来得到,技术现代社会上非常多,真正的难点在于我们的应用,我们的需求,我们自己的一个服务场景。近年来实际江苏也一直在信息化方面改变,借这个机会我主要汇报三个方面。  [14:30]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第一个是我们的发展历程,我们选择了三个关键词,一个是计算机化,一个是互联,还有一个是智慧。计算机化应该说从十多年前江苏这一块就逐步开始,真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是2008年以后各个业务条线开始用这个业务系统,包括法律援助、公正、人民调节、律师管理都普遍引用了业务系统。通过业务系统的使用来采集数据、优化业务流程,应该说奠定了数据的基础。  [14:30]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第二个阶段是2013年开始,随着业务系统应用需求的展开,倒逼我们重新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构建我们整个信息化的框架结构。应该说我们从2013年开始就打造了12348的公共法律服务公共平台,把这些数据聚集起来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第三个是今年开始我们更多的引用先进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先进的技术,来改造我们的公共法律服务。其实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担心这种先进技术的引用,甚至适合我们自己,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我们不走出这一步,我们可能很难走入这个领域。而且很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我们归被其他行业甩在身后。这个是我们原有的一些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  [14:31]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汇报的第二部分是江苏公共法律服务的主要特色,前面我们探索的过程来说,我们走过了一些弯路也得到了一些教训,我们从反思的过程中更多的实际以前我们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以我为主”。  [14:31]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而没有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具体来说就是没有从群众的语言习惯、上网习惯和办事习惯来优化我们的流程。所以说总今年开始我们也大力在推进这方面的流程规划。第一个我们就是智能的采集,大家都知道信息实际就是一个数据集,数据是我们应用的最大的价值,应该说我们推广多种手段在前期,包括热线、网络平台、实体平台,而且我们组建了专门社群民意的调查队伍,通过一些有效的智能终端,比我们的调解小助手等等的应用加大了这种数据采集的能力,应该说构建了一个源头,数据载机岩盘分析,还有响应处置。通过对民意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推送相应的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14:32]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第二个是我们的开放自助办理,这一块我们是根据老百姓上网、办事的习惯从查询、咨询到预约到办理这样的一个流程来设计。比如我们推出的智能小司,对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提供一些参考答案,提供一些法律条文,还有智能案例的推送。这样道白性如果有基本的法律问题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解决。  [14:32]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包括我们在刚才上午大家也看了一些展览,包括公证最多跑一次,老百姓只需要提供在线的资料、在线缴费,到公证处一次就可以拿到公证文书。还有我们的法律援助,是我们的公证系统,还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申请人资格是民政部门的数据库相比对,实时合适它是否具有法院申请人的一种资格。其他的包括我们的人民调节这些都提供了一个在线预约和在线调解的功能。  [14:32]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第三个是开放共享在我们现在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通过与律兜平台的对接,会聚了近4万名的律师,实际上我们省内律师也有4000多名,基本上可以达到5恩秒响应,5秒匹配到相应的专业律师。  [14:32]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目前整个的平台服务量已经达到56万多人次,而且我们与东南大学通过合作建立了医患纠纷的调解系统,右手便这个医患纠纷的只能案例系统里面总共有2万多份,分别有调节员端、当事人端,还有我们在一些医院三方都设置了一些查询的接口,这样便于有利于我们医患纠纷的及时化解,而且我们这个平台上尽量把司法行政所有资源对社会进行公开,包括行政审批、信用信息、典型案例还有一些法律法规这些知识。我们还研发专门的企业法律风险体检的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500万份以上的裁判文书得出的分析模型,快速的可以检验中小企业可能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  [14:33]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第四个是精准的管理,我们现在在整个的平台架构是实现外网服务、内网管理,然后内网 研判,每一个管理力度都唏嘘到每一件工单、每一通电话,把现实督办、绩效考核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这样对每一项服务的服务时长、服务类型、服务效果评价都能实时进行监督管理。第五个是一站式,在我们平台上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江苏推出的24项公共法律服务清单,所有清单内容在我们平台上进行直接展示及比如我们的法律顾问,人员基本的信息、职业基本的情况,而且可以过扫描二维码与法律顾问进行实时的对接。还有我们打造法院江苏的平台,汇聚全省法律文化的资源,包括微电影、法制文化的一些作品,而且我们组建了江苏网络、普法的联盟和微联盟,这个里面对接30多家部门,400多个微博、微信的帐号,现在总体的粉丝量也达到了1300多万。  [14:33]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第三个是我们想对未来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的展望。我觉得总体是向三个方向的发展,一个是个性化,第二个是移动化,第三个就是智能化。以后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时间将会逐渐淡化,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让机器人能够更敬业,让我们的法律人能够更专业。第一个我们认为就是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即将到来。尽量的减少简单、重复性的劳动。第一个是机器客户可能要大量的使用,包括这些通过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能力、案例推送尽量解决老百姓的法律问题,提供强大的法律知识库、远程,服务的支持,能够帮助用户实现法律咨询业务、业务指引、在线预约、在线升级,资料上传。一站式的解决群众的法律问题,第二个就是智慧终端将会大量的投入使用,实际上我们在起来的服务行业已经见到了,很多都使用这种一体机,帮助老百姓来提钱的,预先的解决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智慧终端使用可以在线提交相关资料,直接远程协助,当事人完成相关的法律服务申请。  [14:33]

[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 郁奇]:第二个我们觉得公民的个人法律服务档案逐步建立,我们一直想建立全生命周期的个人的服务档案,包括他的出生、成长到发展,它的每一个阶段所遇到的主要法律问题,而且通过智能的分析能够极早的感知他的法律行为习惯,他的消费包括法律问题的记录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他推荐需要的法律服务的产品。帮助他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第三个就是法律服务,逐渐摆脱对场所的依赖,实际上我们很多法律服务人员已经在线解决一些法律问题,在任意时间都可以与我们法律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应该说我们目前整个的江苏这一块公共法律服务在信息化方面的探索也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未来我们将会跟各地包括跟相关的专家院校进行深度的合作,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14:34]

[主持人 “律新社”创始人 王凤梅]:感谢郁主任的精采演讲,接下来有请律兜法律服务平台的总经理丁毅斌先生为我们分享,掌声有请。  [14:51]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尊敬的张厅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代表律兜向大家分享我们在公共法律服务包括数据和大数据方面的一些探索。在说到这个话题之前我想跟大家回顾一下,司法部今年在8月份的时候发布12348中国法网建设指南,通过这个指南有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分别是在今年年底中国法网部级建成,明年年底全国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成,明年年底之后中国一张法网联动建成。透过这个指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次中国法网的建设应该是司法信息化建设这一块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重构步骤,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标准,一个新的标杆上面向智慧法务做出新的探索。在此之前,可能各地的司法行政机关已经在信息化方面迈出了很多步伐,做出了很多亮点的产品、服务包括平台,为中国法网建设作出了一个试验田甚至是一个标杆。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律兜法律服务平台的律兜学院今年下半年发布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的研究报告,我们发现主要的不足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4:55]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首先是各省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有的研究很深入有的还是比较浅的。另外普遍服务型产品相对较少,更多还是服务的信息、服务的流程在网站上面,很少在网站上能一站式把服务解决掉的重大功能。第三是对于用户而言他们的体验感不是很好,可能没有办法在网站上解决他自己的需求,更多是了解一些办事流程,所以也会发现有些信息化平台它的用户访问量较少,包括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我们在这个研究报告里也在研究为什么有这些不足,怎么样提升,所以我们发现第一个环节就是在观念上有一个不同。  [14:55]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这个观念就是一个是重管理,一个叫做重服务。我们有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停留在过去比较早的重管理的状态,但是有些信息化平台已经迈入重服务新的领域。可能我们自己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是一师两角,第一个角色可能是管理,第二个是服务者。我们偏向于哪一个方向做这个产品,咱们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给老百姓的体验和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比如重服务这部分的产品,精细化平台大家可以发现,这些平台往往注重的是平台大而全,整个平台都已经建设完毕。但是可能我们现在去看核心服务和核心功能会发现很多还是一些动态的、条文、文件,比如点到一个核心功能上去试一下、体验一下会发现进去之后更多的还是一些办事的流程,而没有一些切实的服务。如果有服务、有互动更多体现在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的一种信息交互,包括对于律师、管理者的一些信息交互,这个是比较多的。  [14:56]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还有一种是重服务理念的信息化平台,会发现它的服务理念非常重,是以服务体验感为优先的,会使用一些成熟的产品。作为第三方产品是经过市场上的打磨出来的,所以它是以用户体验感为主,所以它的体验感是极致的,通过和第三方合作把产品引入达到用优越的体验感。最后也不停于过去网络建放在那放着,他推广用自媒体的手段。可能有人会说有的平台的,比如有一些流言服务、话务咨询服务,但是有服务并不是代表重服务,可能把有些服务搬上互联网之后体验起来的效果甚至比线下的速度还要慢。比如到线下公共服务中心今天下午就可以问到答案,在网上交一个留言过两天才给我答复。我们认为重服务的核心在于服务的不断升级,这有点像我们做商业平台,我们很关注的是产品的迭代,1.0、2.0、3.0这样的,当我们把1.0推向市场的时候其实我们2.0和3.0早已经在公司内部开发出来试用,因为我们并不关注1.0版本在市场上的运行情况,我们关注是未来的产品到底是怎样的,我们需要通过1.0获取用户的感知和数据来升级我们的服务。  [14:57]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说到服务的升级其实这里带到数据,因为我们升级服务包括迭代产品并不是感觉,刚才前面有专家提到可能感觉老百姓需要什么需求提供什么,反而要通过数据感知用户的需求,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们认为是要通过数据来进行服务的升级,其中我们归纳了以下几个升级的方向目前是比较多的。第一个是服务效率的升级,我们认为服务效率无非就是降低老百姓获得法律服务的时间成本,降低我们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力成本,而可以提供高质量、优质的服务,这是我们所谓的要提升服务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可以帮我们很大忙,比如说智能的匹配,通过智能匹配到用户想要的问题,直接匹配到他想要的专业律师。再就是问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能案例库、数据库是有的可以给到他直接的答案,包括智能的检测,根据用户的经营行为直接从后台数据库判断这个背后的行为分析点,这是服务效率。  [14:57]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第二个是关于服务体验优化,这一点有两个数据很重要,第一个是用户数据反馈的数据第二个是用户行为的数据。反馈数据是用户用了这个服务律师满不满意,对服务满不满意,对公证员满不满意,是有一个反馈的。而对这反馈我们获得之后就知道哪些服务资源是优质的,我们要继续与他合作甚至把它优化进来,哪些是被淘汰的。而对于用户行为角度来讲我们也需要收集,要知道用户总哪一个入口进会用,哪一个不会用,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很漂亮的网站或者官方的平台,但是发现老百姓不从这些渠道进,会从右上角的快速通道,所有人用快速通道,那我们可能要深刻的考虑为什么他们都用快速通道,要考虑快速通道怎么优化,给老百姓提供真正的便民,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原有舞台的搭建上,这是关于服务体验的优化。  [14:59]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第三个是延展服务场景。因为我们知道公共法律服务的核心不在产品或服务本身,而是在于解决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我们现在的用户场景是非常少,通过互联网或者有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地方,这些场景去解决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让我们得知更多的场景。举例比如我们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数据可以进一步知道去哪里延伸我们的线下场景,去哪里布我们的服务点,并且在这个服务点上做哪些服务的产品用户会买单会用。包括第二点做普法也是新的场景,比如我们做无锡智慧普法一样,一开始可能做咨询,但是我们通过咨询感知用户知道用户对哪些问题感兴趣,他们都在问,那我们要把这些内容整理成普法内容,提前发放给老百姓发放给用户提前滞销。包括我们要做一站式产品,像我刚才说的1.0、2.0、3.0一样,我们知道1.0推出之后一定会反馈数据,我们要根据数据制定后面的场景,不能简单的感觉,到时候可能后面延续的场景并没有更多的用户使用。  [15:00]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最后一个是关于重视服务的精准度和个性化,因为现在老百姓通过互联网去享受服务的时间是负责紧缺的,它可能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几秒,大家可以想像翻朋友圈的速度是几秒一篇,给你几秒钟一定要抓住这个时间给到他想要的,那就一定要有个性化和精准化,所以我们要知道用户画像,就是我们用户是多大年纪,什么样的职业比较多,他们喜欢看什么,那我们要针对性的生产相应的信息,包括生产相应的产品定制直接的推送给他,而不是等他来找,这样才能汇集用户的需求。  [15:00]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最后这四点其实我刚才说了他是通过数据在解决服务升级的过程,但是实际上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从服务升级再获得丰富的数据,因为我刚才提到通过数据来升级服务,这个数据是小数据不是前面的一些专家提到大数据,是因为我们这些数据只要有这个活我们就可以干。但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数据积累的方向获得丰富的数据进一步研究智慧,既然是智慧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解决问题,简单的数据只能对服务进行简单的优化。  [15:01]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之前可能有专家解说了一些关于大数据的内容,我简单的带过一下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现在在做的,通过数据优化服务建成数据化的服务,实际上就是为了明天法务大数据去做充足的准备。大家看到大数据产生的是一种懵懂是一种恐惧,甚至是一种没有到达阶段的恐惧感,但是大数据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之一,作为我们司法行业里面一定要把这个问题理清楚解决起来,包括把它利用起来,所以我们觉得有三个方向是需要慢慢理清的。  [15:01]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第一个是数据的采集,我们把它定位是持续而漫长的过程,因为这个数据的量实在要求抬高了,我们律兜法律服务平台1000多万咨询量对数据专家来讲我们还是小数据。之前有说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不管真假,说的是研究发现啤酒旁边纸尿裤是最好卖的,研究这个结论的人肯定不是开小卖部出来的,一定像沃尔玛这样商业巨头、零售级别的才能够有这个数据支撑得到这个解答。所以我们现在数据体量还很小,我们不断通过数据优化服务的过程当中就是解决收集数据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回过头来不断优化服务,收取数据去把数据云集起来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15:02]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第二个是关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其实这个点是关于技术的一个话题,其实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层面在很多各行各业已经充分的运用起来了,但是在我们法律行业才刚刚开始,因为我们法律有它独特的法律逻辑,法律是很严谨的包括它有很多特性比如滞后性等等,所以我们法律服务的逻辑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现在在刚刚开始,这是我们现在这个阶段要必须加快速度研究它的,只有把这个研究到在知道怎么把他放在我们采集的云集数据库里面,去分析处理我们的数据。  [15:02]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最后说到运用层面,在大数据最擅长的是通过云集数据有好的算法之后,通过数据里面的挖掘得到一些甚至之前我们根本想都没有想过,不会在乎到的答案和价值,这是大数据最大的价值。所以我们面临大数据应用方向的时候,我们可能不太借以直接把命题定死,通过干什么用大数据,我们可以设置大的方向,比如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在大数据的应用,那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去收集数据解决它的算法问题。比如我们要研究司法行政领域的数据研判这个方面我们研究,不把课题定死,这个是关于应用层面。  [15:03]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回到刚才的话题,我说到服务到数据再到大数据的过程,但是对于律兜,对于我们而言我们一直坚信叫做可以放眼未来,但必须立足当下,因为对于律兜而言我们现在的过程是不断通过数据来优化我们的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数据,为未来的法务大数据作足准备。  [15:03]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举几个例子,第一个在提升服务效率方面,我们律兜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智能匹配,通过一句话就可以匹配该专业方向很牛的律师,这就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很多用户愿意用我们这个平台解决问题,从而他们的服务记录,因为平台上律师和用户的服务是留在网上的,包括文字、电话、视频,这样服务数据就沉淀下来,所以要有核心的入口产品。第二个是我们有律兜系统的律师名片,我们知道哪些律师在平台上服务态度最好,服务最专业,用户感受度最好,从而把好的服务资源更到优秀的律师,而不好的律师会在平台上慢慢失去资源从而被淘汰因为没有业务做,也就是通过律兜业务系统我们形成是一个自然的生态,我们有几万个律师但是不是有很多客服人员,剩下是产品和技术,他们在解决是打造数据生态。最后我们有律师名片这个功能,它是在沉淀数据,沉淀用户服务体验,优化之后的数据包括司法裁判文书,包括服务的数据,包括用户反馈给我们平台的数据统统在律师名片中展现,而这些将会为未来法务大数据当中对律师专不专业这个问题上作出很大一步迈进。  [15:04]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第四是延展服务场景,我们通过线上很多服务数据经过分析之后了解到在哪些服务场景需要哪些法律服务,从而可以把我们江苏省厅互联网律师所的产品放在法院,就是针对性的解决服务场景,因为现在的服务场景太少对于流量,对于数据的争夺太过于激烈了。如果咱们不能把我们的服务给做好,把我们的场景给延伸开来,老百姓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产品?我们怎么把服务积淀下来?这是一个问题。包括做互联网、法律中心也是一样的道理,把通过在线阅卷、在线审判统统放在网络上,律师一部手机、一个电脑解决案件办理全流程,就是想让所有的数据不仅仅躺在案卷里面,它活动的躺在我们的数据库里面,并且可以收集到之前案卷很多收集不到、分析不了的数据,从而为后期法务大数据做出准备。  [15:05]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最后一个是服务精度和个性化,我们在了解大的趋势,知道老百姓这段时间关心什么话题,词云热点在哪里,我们就生产相关的普法内容,同时精准每个人的画像,我们还要匹配个人的喜好精准的千人千面推送相关的服务内容,通过这一套流程让很多用户愿意用这个系统来了解普法知识。  [15:05]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我再提一下律兜方面提出最智慧法律数据服务化和智慧法务的一些畅想和意见,一个是发发行政机关,一个方面是观念的转变,第二个是我们作为共建者,共同服务于中国司法工作的。合作关系上希望进一步从外包的关系变成更好的共建关系,共同打造共同建设,可以把新的产品拿出来,同时从风控角度我们可以不再是之前的先给一个命题我们进行开发,而是变成从方案的定制到技术开发再到运营全流程的合作和资源的共享这样才能把优势资源深度结合,把优质服务打造出来。对于智慧法务的共建者,就是像律兜这样的公司,我们希望大家是可以在加把劲把专业方向再深化下去做出更加极致的服务,只有这样这个服务才会受到公共服务领域的欢迎,同时希望可以跨业务为领域合作,比如调节和公证和法律咨询,怎么实现跨业务的强强联合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索的。最后一点,我们是非常希望渴望有类似智慧法务这样的论坛或者相应的协会成立起来,大家可以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相互的探讨,哪怕一套简单的思路,但是大家互相是有思想上的碰撞知道互相怎么想的,接下来大家愿意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我觉得十分有价值的。  [15:05]

[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总经理 丁毅斌]:最后在我们律兜认为智慧法务的发展有核心、有驱动力有载体有支撑,但是我认为最核心的还是服务,然后再是数据,它是翅膀是驱动力为,再是产品是载体,技术是支撑。那我们现在这个阶段要想做好这个事情,肯定要关注好最核心的,所以我们认为最核心的要关注好我们现在手头上的这些服务,这些产品,这是我们公司的标语,“让世界信赖规则”也是我个人的价值观,可能今天讲的内容不是特别的正确,也希望各位领导可以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5:06]

[主持人 “律新社”创始人 王凤梅]:丁总激情澎湃的演说,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科技公司他在探索中的思考,让数据的服务也符合我们现在很多服务的精神,更加环保更加高效。当然我也插一句丁总分享我们在现代法务服务产业当中我们做的一些探索需要更多的联盟和支持。接下来有请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江锡强先生,为大家进行分享,掌声有请。  [15:08]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上台之前我先说一下我不是一位法律人,我们公司一直在做电子政务和政府的应用系统,我们伴随着江苏省司法厅信息司法建设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江苏省司法厅从信息建设的初期到现在走向生态平台的整个过程。我的题目是智能化时代下的法律服务思维,我不是一位法律人或者有专业评论法律思维,但是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政府系统,所以我想讲讲一个软件人如何看待智慧法务和智慧信息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今天讲一下我们看到的基于智慧能力、智慧能力在沟通和感知上我们能做什么。  [15:17]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今天大家说到智慧,所有人想到的是AI,今天上午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到AI整个的发展过程,在我们看来可能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想分享给各位,这是斯坦福大学在人工智能百年一个专家小组提到的一句话“判断一个人工智能系统成熟的最关键一点,看它能对人类造成怎样的影响”今天早上很多专家都针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以及过去的发展历程做了很大的畅想,其实我们可以关注这样一点,1980年李开复先生在美国做的一个游戏打败了一个黑白棋的冠军,一直到Alpha Go击败国际冠军。我们看到这个历程正好今天早上复旦大学的孙院长提到了这样一个概念,2017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我非常的赞同他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看这4组数据,这个是我从斯坦福报告当中学习到的。  [15:18]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这4个平台当中,基于图象和图象标注的能力现在人工智能能够做到的误差小于2.5%,它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类的平均水平。第二个是语法解析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语法解析的能力人工智能也已经逼近了人类的平均水平。还有一个语音识别技术也逼近了人类的水平,我们今天很有幸看到科大讯飞公司在语意和语意识别上的能力。还有一个是问答能力,问答能力也开始逐渐的接近人类的平均水平。  [15:18]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我把这4点拿出来说是因为在人工智能或者是在技术人角度来看,这些能力恰恰是我们能够深挖的,能够和应用和系统结合的内容。我们总说人工智能或者是智慧能力在我们法律服务在法律界有怎样的应用。今天早上也有很多人提出国外法律上非常成熟的服务产品,我想在这里重点提一下这个产品,叫做DoNotPay是英国斯坦福大学做的一个应用,这个应用一出来以后我们说是一个草根应用,一上线之后就在法国打赢了16万起的罚单官司。之后为叙利亚难民提供免费法律援助,这个事情得到美国政府充分认可,这个平台现在已经成为美国50个州人工智能免费法律咨询的聊天机器人。这也正是我们说法律服务一直在向下做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就是我关注是两个点,第一个是提供的免费法律咨询,第二个它能够瞬间的向很多人提供一个标准的法律服务咨询。我认为这两个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里面我们希望做到的。  [15:19]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讲到这里不得不再聊一下法律服务。我们陪伴着江苏省司法厅做信息化建设,2013年开始最早江苏省司法厅提出公共法律服务这样的概念,我们就很荣幸的能够作为这个项目的承接方一直在陪着法律服务的逐渐成长。4年过去了,我们从江苏全省的建设到走出江苏在全国起来地区建设法网,再到后面着手在全国衔接公共法律服务的上下游资源,再到后来参与司法部中国法网的建设,以及司法部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我们看到的一点,这4年时间,我们的法律服务建设特别是司法行政的法律服务建设的理念,从平台设计转向生态设计,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一个生态的形成一定是多方面的资源糅合和协调的结果。  [15:19]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我把这公共法律服务的生态总结出了三种类型,第一个是需求生态,第二个是大数据生态,第三个是市场生态。不知道各位领导和嘉宾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现在提到的律兜还有很多法律服务公司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这些产品的创始人或者这些产品它的发起人都是跟律师和法律行业相关的。所以我们就说,法律服务的市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随便进入的,公共法律服务是有一个公众求需的关系和政府的提供需求的能力输出转化,所以我在这里列出了两个我们的理解。第一个是对于咱们的政府部门而言,公共法律服务要做的是跨行业的协同和整合,服务能力的精准性、高效性、公众满意机制的建立以及监督各评价机制的建设,还有法律服务资源的地域性均衡,这个地域性均衡可能是随着我们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或者有一些明显的标签化地区之间的法律资源的协调。还有是体现法制宣传作用普法的成效。作为公共而言,我也有这种困惑,我不专业不了解很多法律的词汇,但是当我真正想寻找法律服务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可能是希望我的语言和我想表达的东西,这个法律平台或者是这个法律系统听得懂,我们要有能力降低法律服务的门槛。  [15:20]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第二个能力是个性化。像我们刚才律兜的郁主任聊的,我们要知道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等等这些状态对他的法律诉求或者法律需求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找到这些需求点。还有一点是畅通的渠道,并不是像原来办事需要按照早9晚5上班时间寻找法律服务,要跑到相应法律机构找法律服务,我们希望得到随时随地的法律服务,我们也希望得到一个非常贴心的法律服务,这就是我们说的法律服务生态,在在需求和在政府需求之间的作用。  [15:20]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我们认为政府开放服务和公众服务需求之间要需要一个创新的动力机制,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大家一起讨论公共法律服务这样平台的概念,也就是在我们刚才看到的政府和公众这两个需求之间还有一个市场。对政府来说法律服务才有人员在线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对政务机构供给侧调整来说,第三方专业服务的市场也是这样一个市场,因为我们是做平台的公司我们也这样的能够,我们希望搭建这样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所有服务的在线市场和第三方专业服务的市场能够和这个平台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大家形成互惠的生态。  [15:21]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对公众来说也有两个内容,第一个是法律服务内容的产品化,因为我们知道像前面说到的,法律服务并不是一个老百姓信手拈来就能提供的服务,它有一定的专业门槛,我们一定要做到的是分门别类用公众最容易感触到的方式建立这样的产品化,而这种产品化恰恰是以前做过法律工作或者从事过法律服务研究的人能够形成的产品化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池。  [15:21]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另外我们看到政府提供法律服务提供咨询的时候受限于人财物的限制,可能我们更需要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里面提供一个由社会、公众自发的组织或者自发的调节的机制,而我认为江苏省司法厅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在做的,以及这个平台在全国缔造的中国法网的这一套体系将来或者是未来若干年一定能够形成这样的模式。  [15:22]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另外一段话,这个是习总书记在国家大数据策略上提到的几件事情,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个生态就是大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现在我们在为政府做信息化系统的时候,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的精准化和公共服务的高效化。要实现这些能力可能我们要做到的就是第一个就是要把技术、业务和数据融合起来,甚至要做的事情系要建立跨省跨地域跨部门的联动和联合的方式。然后只有我们把这些条线和纵向线条整合起来之后,我们在可以谈依据于风险或者是依据于数据产生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和防范能力,这就是我想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的第二个生态,就是大数据生态。  [15:23]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第一个是全景,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典型的BI技术,要做的是通过宏观的方式去展示我们的服务资源的配置,以及我们要实时知道用户和基层的需求,知道公众的需求。对于协作来说,不单单是司法行政部门本身要做相应的应用,可能在公检法其他部门之间联动也是需要用一个信息化的手段去约束和管理的。正是因为有这种需求和这种模式,可能催生了我们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所谓的大数据综合分析生态。  [15:23]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其实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通过大数据的能力去做一个对应,原来我们所关注的是我们手头上所掌握的数据,比如说公正数据、矛盾纠纷台帐数据,但是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大量的应用和需求在基层它的爆发点和时间是没有被预知的。我们还需要在公众、机构、政府中间找到社会平台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可能带联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可能是在某一个政策或者是某一个事件发生之后连带产生的,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具有这种感知能力,这样的感觉能够让我们的末梢神经原来只看到我们的管理内容,延伸到看到社会的动态的神经末梢,我们能够看到公众在对法律服务需求里面的一点一滴的快速变化,这种快速的响应必须反馈到咱们管理者的手中,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平台就是大数据的综合生态。  [15:24]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依据我们刚才说的内容,我简单的把江苏省司法厅现在在做的,我们在服务这几年的过程从技术的角度做了一个总结。我们认为政府公共服务大数据的生态有三个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建设,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和我们这些应用平台的公司都在寻找一个符合政府领域的数据汇聚和融合的平台,不管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还是云计算、云平才我们都希望构建一个能够让数据畅通信息畅通的平台,而是不打破政府管理效能的基础之上建立的,这是第一个阶段。  [15:24]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第二个阶段可能要提到数据应用,就是我们所谓的协同,就是两个方向,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对内是内部政府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对外部要对公共数据和公共资源的开放,只有把这些数据开放了以后到市场或者社会当中去滚一遍,回过头我们再看到可能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数据,所以一手政务管理数据真的需要和社会的数据做一个融合。  [15:24]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那么这两个做到了之后现在省厅在做的也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就是在搭建创新的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上我们要能够做到数据的创新和应用的创新,这个时候就不是我们一家公司可以做到,就是我们一群公司甚至整个体系共同协作打集团战的模式。在这里可能我们会发现,我们在这里会形成数据交易,形成市场化的数据应用,还有颠覆传统数据应用的新模式,比如我们之前做了这样一个案例,是基于公证的借贷案件我们能够判断一些民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一些发展规律。另外一个是只有这些应用和数据生态的形成,我们才可能为政府提供我们一直在说的趋势分析、预警和预测的能力,这些就是我们认为的第二种生态大数据生态。  [15:25]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我们认为或者希望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引入各类法律服务产品,用公共需求去优胜劣汰,这是我们江苏省司法厅在做公共服务灵台2.0的精髓,一个技术人的角度来说我们觉得公升需求的优胜劣汰能够提升快速迭代产品的公共平台,未来一定让公共法律服务有爆发式的增长,让公众更加愿意使用这个平台。  [15:25]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下面我们再看一下AI和法律服务之间我们能够结合什么,我这里做了一个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对比图,可以看到现在新技术有这样4点我们感触非常深的,第一点是互联网 。它形成的是一个在线和共享经济的模式,也对应着新的需求就是24小时在线。第二点是移动互联网 ,它可能颠覆我们所有人工作和生活模式,以我自己举例是这样,可能原来我有一台电脑才可以完成工作,现在只要有手机我能够知道所有的信息,以及知道所有工作的进度,甚至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一些我要在电脑上才能完成的工作,正是因为这种社会性的颠覆,让我们看到如果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当中我们要做到让公众容易接受这种能力,我们就需要做到能够把私人律师放在自己口袋里面,随时随地有办法咨询法律顾问,随时随地有办法让他告诉我做一些事情存在的法律风险,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后面要去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15:26]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另外是大数据 ,因为现在都说数据资源化,数据资源化的作用无非是第一个要用数据产生新的数据,去知道原来的A问题是由BCD几个问题导致的,而真正的根源在哪里,这些数据的串联为我们公共法律服务提供的就是精整的服务、精准的匹配和精准的数据挖掘。  [15:26]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最后一点是知识 ,我在这里不说人工智能 是因为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最精髓的东西是它的深度学习能力,在我们之前有一个经常在提的技术话题叫做知识管理,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就是一个老师傅永远带一个徒弟不经过锻炼和学习他永远超不过这个老师傅,这个老师傅掌握的经验和精髓是要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式提炼出来的,而这种提炼方式恰恰是法律服务里面最大的难点,所以我觉得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逐渐成熟,将来我们要建立一套能够把律师经验数据转换成能够规划标准化的数据,形成一个听得懂人话的服务能力,是我们未来在公共法律服务上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我觉得讲到这里可能我们就看到了,其实并不是我们之前谈论的人工智能是希望人工智能系统去替代律师或者替代公共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做事情,而是最大限度的把新技术能力和我们的新的需求融合在一起。  [15:26]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最后我们再谈谈人工智能不能做什么人工智能现在在做定理证明或者可追溯性的定理证明,它的追溯性已经提到80%,但是有一个最大的痛点就是目前人工智能遇到新的问题它的解决方案性能是不理想的。  [15:26]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我这里画了一个三角形,在我看来,一个法律或者一个律师分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要做的是沟通、分析、定性再沟通再分析再定性,对我们来说人工智能要做的事情一样是沟通、分析和定性,但是这里有一件事情可能我们非常的困惑,那就是只要沟通就一定会有歧异,只要我们分析一定有变化或者变量的存在,它的复杂度足以让我们最先进的计算机或者是最先进的运算能力无法支撑,还有一个是定性,定性就存在一个规则,因为不同法律不同条文适用于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看来如果我们真希望做一个法律服务的机器人让这个机器人替代所有律师的工作是完全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完全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或者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去把歧异变量和规则表现出来,让这些容易引起变化或者容易引起案件发生变化的规律的东西变成律师的工具,或者变成律师获取需求的工具,这才是我们后面要做的事情,这些是我以技术人的角度理解智慧法务的发展。  [15:33]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锡强]:最后我想说,第一人工智能可能成为人类最后的发明,可能替代所有人类的工作,将来由人工智能接管,但是我们可能对他有另外一个理解,因为这种人工智能将来会有其他的现象,就是软件定义软件的能力,也就是将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让我们做到我们向人工智能提出需求而人工智能帮我们挖掘需求和解决需求,这也许是我们未来这样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美好的愿望,肆意我觉得它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公共法律服务变得更便捷,谢谢大家。  [15:33]

[主持人 “律新社”创始人 王凤梅]:我们刚才江总提出了一个课题要让我们的经验怎么样数据化,我们接下来再听一位专家怎么来引导我们的思考。下面有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民烈为我们进分享,掌声有请。  [15:35]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来这里做交流和分享,刚才江总是比较懂法律的,我真不太懂法律里面具体的。我今天给大家讲讲人工智能和智能助理,我自己是做人机对话,或者日用场景的人机交互。  [15:35]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今天讲这几个内容,一个是人工智能是什么,有什么最新的进展,包括我们会面临如果用在解决法律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知道现在大家都谈的很火也很多,人工智能的春天,其实很多到底人工智能是什么可能还是需要一个澄清的问题。那他为什么一下子成为春天了呢?除了刚才讲的比如国家政府层面的支持之外,其实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们很容易获得比较大规模的标注数据,这些数据可能质量很高。第二是计算资源比较廉价,比如现在很多GPU的资源,1万块钱一块卡可以买,一台服务器大概十几万、二十几万的价格也可以卖。另外还有一个很多开源的深度学习的计算框架,包括及其学习的框架。使得门槛比较低反正我公司随便找几个人也可以搞出人工智能的系统,所以使得门槛降低了很多。  [15:36]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有了大数据,我们有很多的现成的计算和模型再加上一些应用,所以人工智能就这样火起来的。当然什么叫人工智能?学术上有一些定义,比如是符号主义、连接主义以及行为主义,符号主义是认为必须要知道用一些符号在这个符号下能够做一些推理这就是人工智能,连接主义是你有很多的神经原,这个神经原的互相连在一起有一个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可以连接在一起。所以这是不同的角度。也有人说像人一样思考的话或者是理性的思考,或者是像人一样的,下面要强调类人,跟人一样那就是智能,右边那一列是理性,要能够理性的思考,理性的行动,包括思考和行动,所以不同的侧面和方面对人工智能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有共同考虑的因素。  [15:36]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工智能做的好的,比如2011年他们做了一个深度问答的系统,可以问人文、地理、历史,世界上关于的知识,这个机器可以跟人打比赛,把人类的冠军打败了,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有轰动的事件是IBM做的。2016年Alpha Go包括2017年的Alpha Go zero这几个事件是很重要的推手。可以看到Alpha Go zero可以完成从零开始学及不需要人页专业的棋盘训练,也能达到水平很高的策略。  [15:36]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这里有两个输入的字,分别让计算机写一组,让人写一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区别出来哪一组是人写的哪一组是机器写的,这个还是很难的,我可以告诉大家答案,是这两个框起来是人写的,没有框的是机器写的,所以对计算机写字来讲也可以做的很好,也可以进行很小的样本训练。还有两首诗,有一个是机器写的,一个是人写的。所以目前来讲计算机写诗任务计算机做的也非常好。  [15:37]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还有是比如说对对联,我们知道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这里故意选了两幅千古名对让计算机对,这里也有人给出的对联会在某一个位置上,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出来,这也是有一点难的,红色框出来的是人写的对联所在的位置,其他是计算机自动生成出来的。再看一下作画,有一个初始输入的图片,这个图片要经过一定的风格转化使得新作出的画跟原来图片内容相似,但是风格要比较匹配,所以比如说梵高的星空夜计算机画的也很好。  [15:37]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所以总结一下我们现在感知智能我认为主要是对深的数据的分类,然后相对感知层面的处理,比如计算机视觉我们要做一个图片的分类,比如有云识别要把连续云星号识别成文字,包括自动驾驶的机器人最主要的是感知智能方面的体现,在感知智能上深度学习基本上取得了匹配人类水平的性能。  [15:37]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我们再看认知智能,这个更复杂一点,比如我们要真正认知和理解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比如我们所讲的艺术创作是属于认知智能,我们不仅要有情境的感知还要有旋律、风格、艺术创作因素的体现,包括做的聊天对话包括机器写作,怎么让机器人写一个小说、故事,我们现在可以很容易写模板新闻,但是写别的很难。还有棋类对奕还有阅读理解等等。  [15:38]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语言智能又是认知智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有人把语言智能当做AI皇冠上的明珠,所以是其中最挑战的一部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基础技术包括核心的技术,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上可以做搜索引擎、智能客户可以做法律领域的机器人等等。我们可以把这种东西结合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比方说广告、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各种领域格式的建模上面。  [15:38]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再来看深度学习的变迁。实际上最早我们知道深度学习要讲它的起源我们要讲到1914年神经原这是一个生物发现,在这个生物发现上在1957年有一个感知计算,这个算法实际上纯粹是生物的启发完全模拟生物的发现然后做的一个计算模型非常简单,可以做线性分类的运用。最后到2006年有深度的神经网络,我们知道今天神经网络最多可以做到上千层的深度上,所以是非常显著的进步,包括最近说了很多Alpha Go、Alpha Go zero他们做的是深度强化学习,可以把传统的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交互和探索学习一些东西。  [15:38]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我今天重点想讲的是智能助理这是我们所谓的人机对话的系统,这里有4恩个核心的问题,一个是我们讲的自然语言的语意理解,如果用户讲一句话机器要理解这句话到底说的什么意思,想要一个推荐还是想要一个问答,还是想要一个别的东西。包括我们怎么样在这里面很好的把知识图谱内容构建并且利用起来。第三个是要去能够做对话的管理,当机器要能够主动提问,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提问该问什么样的问题,所以要引导对话的过程,然后最后是要生成,我们要把结构化的语意表示变成一种自然语言的描述,然后用自然语言描述跟用户进行互动,所以这是一些核心的技术。  [15:39]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这个技术其实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在传统我们是一个鼠标键盘,手机和移动设备我们用触碰模式交互,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将来手机可能没有那么多的APP,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最常用的是那些高频的打车、衣食住行。这样我只要一个语音的接口就能够把所有的想要做的事情翻译成一个结构化的语意,然后把这种结构化的语意再放在后台引擎里面让机器帮我做,所以体现了语音的接口真正能够理解它。  [15:41]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我们知道这种方式是很大的改变,比如现在要做APP的应用,可能直接变成语音就好了,这里是高度的个性化和可以定制的,可以根据你的特点,你的要求可以得到你真正想要的答案。还有是包括传统的方式是非常死板,比如要做携程的订票要做1234。另外可能造成信息的过载,比如他可能给你很多城市,但是你只要讲一句话就可以了,不需要给用户展示那么多的内容信息,所以只要跟他说话就可以非常灵活自由和便捷。  [15:41]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另外是可以肯一下智能助理它的分布,可以看到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它跟一些特定的行业了领域深度结合的,第二个是它并没有在某一个行业拥有的非常多,这意味着我们人工智能要真正落地还是要跟行业的问题和任务深入的结合起来。另外智能助理的功能分类的方面,也有目标定位、领域限制、应用场景和参考系统这几个方面。  [15:41]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另外从胡队的模式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虚拟的机器人,比如通过文字的输入或者是语音的输入,然后文字的输出或者语音的输出但是并许多实体。另外一类是实体类的机器人,就是有一个小机器人摆在这,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这是两个不同的分类及但是都有不同多模态的输入和输出。我们也做了一些助理比如事务型的、知识型的。  [15:42]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下面再说一下法律AI的挑战和机遇,这里涉及到冷启动问题,比如这里要做一个机器人,我们就需要数据,我们构建这样的服务我们需要数据训练,所以我们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第二个是领域专家知识,法律的知识是非常严谨的逻辑性很强很专业性如果我们要判断交通肇事有很多法律要件才可以构成。我们知道传统的知识图谱是三元组,但是如果我们这样的三元组直接应用到这个法律里面是不适用的,因为在判决或者一些特定的业务场景我们要跟法律判决逻辑条件要充分联系起来,所以这是体现法律领域知识的一个特殊性。  [15:42]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民烈]:另外一个是法律AI到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刚才我们也在下面聊天说到,最重要的是解决40%到50%简单的重复劳动力,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应用是替代劳动力,实际上也是指这一部分,有些复杂的任务还是要人和机器能够协作来完成,通过合作。所以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大部分是弱的人工智能,我们真正强的人工智能还要多久才可以到来我们也说不清楚也很难讲。另外有很多潜在的应用,比如要做类案推荐、量刑辅助,还有法律服务平台的构建,这里要解决最主要的是我们首先要从一个数据,然后这个数据要变成有用的信息,信息要变成知识,有了有效的智能就可以向强人工智能靠近的工作,有了知识之后就可以解决认知智能上的一部分问题,怎么样能够更好自动判案或者作为辅助的判案类似这样的问题,所以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谢谢大家。  [15:43]

[主持人 “律新社”创始人 王凤梅]:谢谢黄教授他是AI专家,也给我们分析了法律AI方面的发展,给我们了一些想象空间,其实离我们真正AI还是有一段距离了,在这个时间给我们投入一个思考那就是人的服务,今天很多专家提到了这个技术发展会为我们律师提供非常好的平台,那我们律师究竟怎么看的呢?接下来我们有请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薛济民会长为我们分享,掌声有请。  [15:45]

[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 薛济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临时收到这样的任务要我来汇报一下公共法律服务走进智慧新时代的一些思考。 我想今天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新时代对公共法律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点,需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精准发力,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15:47]

[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 薛济民]:江苏是全国第一个将公共法律服务列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并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省份。在省司法厅统一领导、统筹部署下,江苏实施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与实战化、信息化、队伍“三化”建设联动融合,标志着江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从此迈入2.0标准化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等一系列要求,需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新任务,努力在培育全民法治信仰上、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上有新作为,在高水平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有新发展。  [15:47]

[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 薛济民]:我想新的时代有新的任务,新的任务就是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5:47]

[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 薛济民]:2017年6月,省司法厅明确了“一条主干”“四张网”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路径 ,紧扣率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目标,建成具有江苏特色“全覆盖、多层级、标准化、高效能”的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目标。结合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一是紧紧围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推动建设更加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15:48]

[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 薛济民]:紧紧围绕江苏法律服务资源不平衡、服务职能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看,加快推进江苏法律服务业均衡化发展;二是紧紧围绕人民群众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一是紧紧围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要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建立和完善;四是紧紧围绕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要求,推进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和法律实施、监督,切实提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强全民法制教育,提高全民遵纪守法的意识,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促进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法制的手段协调关系、化解矛盾。  [15:48]

[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 薛济民]:新的时代要有新的举措,新的举措我想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发挥互联网无边界连结的优势,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加速解决法律服务资源不足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的需求;二是挖掘大数据攫取能力,发挥大数据在服务质量监测、服务产品研发、服务需求提练、用户行为分析并指导运营、风险预警,矛盾预防和替代性法律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加速发展;三是发挥人工智能在资源整合和集约化发展中的作用,减少可复制劳动和替代性法律服务等方面功能,推动提升法律服务优势资源整合和服务效率;四是发挥互联网在法律服务规范化方面的作用,推动法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的建设。  [15:48]

[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 薛济民]: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建设、加强协同应用。坚持集约化发展,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各层级公共法律服务网通过数据共享交换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实现业务协同。二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强化用户理念。立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切实提高帮助群众发现问题、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互联网 ”为依托,“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三是坚持专业优势、提供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的专业优势,发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的职能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四是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事业发展。通过推进“互联网 公共法律服务”,驱动传统工作模式转型,再造法律服务业务流程,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效率,促进公共法律服务改革发展。谢谢大家。  [15:49]

[主持人 “律新社”创始人 王凤梅]:今天我们分论坛到此结束,今天的会议成果会推过新浪大会官方微信媒体共同发布,而且也会发布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的倡议书,请大家到时一定要关注。今天活动到此结束,接下来留一点时间大家可以和嘉宾密切交流,谢谢大家。  [16:36]

[法制网]:各位网友,本次活动到此结束。  [16:36]